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甘肃天水220座石窟铺满半面山崖,160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10/7

在洛阳旅行参观龙门石窟时,听到有个导游在讲解中直言看不起麦积山石窟,说在自己心里只有前面三大石窟,这第四大石窟真有那么不堪吗?表面上看,麦积山位置偏僻,影响力远不及号称“世界艺术宝库”的莫高窟,也不能与规模浩大的大同云冈石窟和人气最旺的龙门石窟相比,在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之前,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即使在甘肃境内,也有炳灵寺、天梯山等与之媲美,那它凭什么挤身中国四大石窟呢?为此我到麦积山实地感受了一番。

麦积山石窟所在地天水,古称上邽、秦州,位于甘肃东南部,与陕西宝鸡接壤,地理上属秦岭余脉,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汇部,渭水从城中流过,四周群山峻岭,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辉煌的历史,在这里,它的每一张名片都是史诗级的: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早期文化发源地、古丝绸之路重要结点,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最壮观的就是今天要说的麦积山石窟。

天水,过去并不是富饶的地方,交通也并非四通八达,尽管它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人文,但是专门去天水旅游的人并不多。我对天水的印象也是分三个阶段逐步加深的,第一次是十几岁时,家里老人经常听诸葛亮收姜维那出戏,第一次听说天水;第二次是年听说麦积山成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时,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查阅资料后,知道了麦积山就在甘肃天水;第三次是听百家讲坛说杜甫,发现他最穷困潦倒的岁月,居然就是流落在天水期间(当时叫秦州),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尝尽了人情冷暖,也是在这里写出了著名的《山寺》:“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反映的就是麦积山石窟的破败和险峻景象。

我这次到甘肃旅游,本来第一站是到兰州,但为了能实地领略一下麦积山石窟风采,专门留了一天时间在天水。早上在天水火车站前的巷子里,吃了一碗全国独有的呱呱面,好奇特的名字,不知道它该叫面还是粉,3块一碗,好多附近的居民排队来买拌料,也是个怪现象。饭后坐早上6点30的34路公交,一小时车程到40公里外的麦积山,正赶上8点开门,买票进园,观光车一直把游客拉到麦积山石窟脚下。

隐藏在石窟中的信仰、孝道和悲惨爱情故事

人文景点不像自然风光那么简单明了、一眼看尽,没有事前做好功课,很难看出它直入内心的厚重与趣味,尤其是石窟类景点,如果不挖掘出它的前世今生,你眼前的石窟、石像就是一个冰冷的存在,走完一圈相视无言,索然无味。所以,看人文景点,对它了解的尺度决定了你爱上它的深度。对麦积山,我是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来做它的功课,不知道这算不算爱它。

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先驱到底是谁?实际上是一个迷雾般的存在,争执多年,没有结果。有人说是后秦皇帝姚兴为恢复佛教信仰、于年迎请鸠摩罗什后建的,有人说是他的弟弟——秦州主管姚崇遵圣意而建。也有人推测,在此之前,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都已经开山动土,一些外来弘法僧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天水,发现了麦积山独特地理和气势,便开始小打小闹凿洞建龛了,到姚兴时期已经很热闹了,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可想而知当时开凿时的繁忙景象,在这片山谷之中,凿窟造像之声不绝于耳,绘画刻经之士络绎不绝,麦积山迎来了第一波建窟大气象。

麦积山有两人不得不提,一是西魏皇后乙弗氏的悲剧爱情故事。年,年仅16、端庄贤惠的乙弗氏嫁给表哥元宝炬,后因元宝炬成为西魏皇帝而成皇后,婚后15年生了12个孩子,最终因西魏惧怕柔然侵犯,在元宝炬娶了柔然公主后被废,乙弗氏被迫在麦积山出家,但依然被赐死,成了与杨玉环一样悲剧的皇后,还好,她的孝顺儿子为其在麦积山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石窟墓(43窟)。

另一位就是北周保定、天和年间(-年间)的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他为亡父在麦积山造了上七佛阁(04窟散花楼)期间,请了当时著名的大学问家庾信撰写铭文:“麦积崖者,乃陇底之名山,河西之灵岳。高峰寻云,深谷无量。方之鹫岭,迹遁三禅,譬彼鹤鸣,虚飞六甲。”用华丽的辞藻描绘了麦积山宝地的瑰丽与险峻,给后世人以无限遐想,最后与麦积山一起名扬天下。

挂在绝壁上的空中佛国与大胆冲撞的匠心灵魂

石窟脚下,山峰耸立,古树林立,满山含翠,空气清新,抬眼就是石窟所在山头,正如年前僧人勘探此地时的发现,一山突起,如龙头探身,又如堆起的麦垛,山顶林木密布,崖壁石窟如灯箱,杜甫称之为“悬崖置屋牢”,所有的石窟都由建在悬崖的木栈道一一相连,上上下下如攀岩探险。此刻恰遇薄雾升腾,麦积山烟雨朦胧,如梦如幻,成就了此地胜景之一的“烟雨”。

观赏“麦积烟雨”的另一个最佳角度在东面山脚下的“瑞应寺”,绕过寺院外墙的左边小道,直行就是石窟东入口。这里必须提醒一下大家,寺墙边有一排石窟的宣传画栏和线路图,必须认真看一遍的,特别是要记住那些你喜欢和必看的地方。为方便游客安全、有序参观石窟,景区采用了东进西出的游览方式,从东崖脚下进入、上东崖顶部穿过04、05窟进入西崖、逐级向下游览,最后从西崖脚下回到东崖出山。整个石窟分多层建在悬崖绝壁之上,如同挂在半空的佛国,各层之间都以栈道相连,惊险陡峭,行走其上,必须十分小心。

本来,我是想按照参观路线向大家介绍几个重要的看点,又觉得路线有点杂,还是汇总起来更方便大家认识它们。

上中下七佛阁(、、号),尤其是号上七佛阁,又称散花楼,在东崖的上方,它就是李允信为其父所建、庾信撰铭的那座庑殿顶崖阁建筑,是麦积山规模最大的石窟,共有7间42尊泥塑像,整个石窟气势宏伟、华丽壮观,尤其是石壁上方的五幅“薄肉塑”飞天壁画,技艺高明,造型优美,是世界同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七佛阁右边是分为上下两层的03号千佛阁,现存身石胎泥塑佛,造像高0.90—0.95米,结跏趺坐,面相浑圆,身躯壮实。这些塑像虽然形态各异,却都有一幅慈悲的面容,令人感慨古代匠人们高超的造像技艺,以防鸟鼠破坏,上部两排塑像都加装了铁丝网,不过我倒是觉得它主要是防人。

从七佛阁左边的矮石洞穿过去,就是称为牛儿堂的05窟,因走廊上有一天王立于牛背之上而得名,廊前正壁右上方的西方净土变壁画属唐初壁画的代表作。

上面介绍的03、04、05窟是整个石窟的最高处,视野非常开阔,是远望周围秀丽风光的最佳位置,极目四望,群山叠起,郁郁葱葱,云海阵阵,烟雾缥缈,一派仙气尽收眼底,是十足的清静之地,这就不难理解当初那么多高僧大德会选中这里凿窟造像。

山有几窟网红塑像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