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巨林:佛祖会子的雕塑给做父亲的人什么启示
年6月19日,六月的第三亇星期日,是美国传来的一个洋节,称父亲节。在报纸上有消息,在群里有相互祝贺,我还收到女儿的红包,还有许多文友发了关于父亲的文字,确实很热闹。我当然也很感动,要谢谢群友。看了一些文章,特别是据说今年高考满分作文《纸梯》,写的就是父亲的大爱。父母亲为了子女,真是可怜父母心,做牛做马甚至做……哪算什么?子女确应报得三春暉。歌颂父爱如山无可指责,望子成龙也无可厚非,都是人之常情。但当我今日看到甘肃天水麦積山第石窟的佛祖会子后,却有了异样的感觉。大家知道,常书鸿先生是敦煌石窟的守护者。而麦积山石窟是谁发现和助之走出中国深山老林、推向世界文化殿堂的呢?是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并有“现代陇上文宗”之谓的冯国瑞。是他在年发现的。正是冯先生向國务院申请,在年请得范文澜、常书鸿等大家考察麦積山石窟,并得历史学家范文澜记史曰: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这里仅介绍古代工匠把父子相会的场面定格在佛祖右手停顿在儿子罗睺罗头顶的瞬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第一次和自己的儿子相见(据传佛祖是闻知妻子生了儿子的当时离开皇宫出家为僧的),深情地伸出柔美纤细的手似乎要抚摸罗睺罗。通过佛祖那极为复杂的表情,可以深深地感觉到佛祖内心的纠结,既有见到儿子的激动与喜悦,又有对儿子未曾养育的愧疚,同时还要保持一代佛祖的威严。更难能可贵的是佛祖將慈爱的目光投向芸芸群生而不是与儿子单独交流。这点让观者从内心深深地感悟到佛祖的大爱情怀!这组造像成功地把释迦“既是人间慈父,更是世外圣人”的复杂情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实为宋代造像的上乘之作。正是这些上乘之作和麦積山的“小鲜肉微笑”,使麦積山石窟在年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年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此,我要问,多年前的宋代石雕艺人,通过佛祖会子情景所折射出的光芒是什么?给了做父親的什么启示?.6.19.匆匆之筆▎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