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新闻 >> 正文 >> 正文

佛教飞天艺术北雁山人汤余铭作品北雁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5/2/24

#佛法文化#

蔚蓝天空下,缤纷花雨中

围绕着佛陀和诸神

于香气袅袅间司奏伎乐、轻歌曼舞

乘着季风邂逅了乘愿西飞的羽人

穿过沙漠,遇见了一片神奇的崖壁

最终在那里飞入了佛国圣境

在佛国世界里

这样过了一百多年

舞进大气开合的隋唐

崖壁上新开的石窟里

余年,多个洞窟,多身形象

乘着时代的风云

以微毫诠释盛大,且歌且舞而来

这就是——天衣飞扬,一舞千年的飞天

■敦煌飞天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形象,他们以轻快的动态,流畅的舞姿,吸引着广大的众生。尽管飞天在佛教艺术中出现较多,可我们在佛经里却没有找到“飞天”这个词,也没有见到对飞天的相关记录。通常的看法认为,“飞天”是一种俗称,而不是佛教名词。飞天一般指佛教诸天。诸天的意思是众多天,天是梵文Deva的意译,音译为“提婆”。天是佛教五趣之一,也是六道之一,十界之一。

五趣:地狱、饿鬼、畜生、人、天。

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十界(“六凡四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根据佛经记载,佛说法时,往往有诸天人、天女做歌舞供养。这些天人如果飞行于天空,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在敦煌壁画中看到的飞天了。

▲《敦煌飞天》42cm×42cm北雁山人

在魏晋南北朝以后,飞天这一形象与中国本土的神仙形象逐渐融合,佛教中本来意义上的诸天形象,如龙众、迦楼罗(金翅鸟)等原来的形象特征都看不到了,所以,我们看到的飞天,都是飞行在天空的人形。“诸天喜悦拥空王,擎盖持华绕上方。万古不停飞动意,人间至宝礼敦煌。”——赵朴初《敦煌飞天赞》■佛教诸天,护持正法在佛国世界里,护法诸天是佛教神祇中最为丰富、奇幻的一部分,他们以护持佛法为职志,有时还会协助佛菩萨做些化导众生的工作,如《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因所度化的对象不一样,观音菩萨可化现为梵王身、帝释身、紧那罗身等各种护法神来普度有情众生。

▲《巩县飞天》69cm×cm

佛、法、僧是可尊敬的三宝,向善的天神会自愿、主动地护持。如《金光明经》中记载,佛陀在金光明会上演说妙法,诸天听闻,深感甚深微妙,于是在佛前广发菩提心,愿常护佑受持、诵读、书写《金光明经》者。此外,在《海龙王经》《密迹金刚力士经》《思益梵天所问经》等以天神为当机者的经典中,还有天神护持的咒语。■正法久住是需要护持的佛法亦需要诸天的护持,《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中说:“我今以此正法,付嘱四大天王,功德天女,四大龙王,诚实语天,四阿修罗王,具天,大自在天,八臂天地神女等。何以故?善男子!或有众生,其性弊恶,有大势力,多造重业不受是经,是人死已,受恶鬼身、恶龙之身,是恶鬼、龙欲坏佛法,降注恶雨恶风尘坌……如是恶鬼,复令如来所有弟子: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大臣、长者,悉生恶心。恶心既生,互相残贼,……谁当流布如是经典?是故我今不以是经付嘱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国主,以付四王乃至地神,如是天神至心护持!”

▲《云冈石窟飞天》69cm×cm

如果没有善天神的护持,恶鬼神就会捣乱,引起风雨不调,年岁荒歉,疫病流行,这样,众生就会互相畏惧,不断争斗。资生的乐具缺乏,衣食不足,众生也就难以向善,难以修人间善行及出世涅槃的佛法了。所以,惟有付嘱天神等护佑世间,阻止恶鬼身的恼乱,才能物资丰盈,人情和乐,使佛法得以延续。

有了天神的护佑(飞天也是天神之一),佛法可以再持续一段时间,但若想佛法久住世间,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护持。因此,我们在感恩龙天护佑的同时,也要努力护持佛法。

对于修行人来说,诚信三宝,依法修行,就是对佛法最好的护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