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南两地分布众多石窟寺,保留着许多古建筑,这些石窟、寺庙中综合了建筑、雕塑和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为美术史学习及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源。6月2日至11日,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将在毛秋瑾老师、陈铮老师带领下,在山西、河南两地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考察。
本次考察日记,我们将通过“独墅湖畔墨香斋”陆续发布。6月2日的考察地点为善化寺及云冈石窟,以下为考察内容:
1大同:善化寺
善化寺三圣殿上午8时,师生一行抵达善化寺,成为今日善化寺的第一批游客。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为辽金时期重要的华严密教寺庙,至今保留两处金代建筑,分别为三圣殿以及西侧普贤阁,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由于时间有限,今天参观的主要为以上三座建筑。
善化寺三圣殿华严三圣
三圣殿中央塑“华严三圣”像,为金代原塑。
善化寺大雄宝殿五方佛踏入大雄宝殿,正面佛台端坐“五智如来”,两旁24尊天王像姿态各异,墙上还留有清康熙年间所绘多平方米壁画。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善化寺彩塑
more+9时,师生离开善化寺,前往云冈石窟。
师生合影
2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为本学期的“敦煌石窟艺术”课程授课内容之一,在实地考察之前,除了课堂授课以外,同学们翻阅了《云冈石窟全集》图录,并观看相关纪录片、讲座,为实地考察做好准备。
9点40分,同学们抵达云冈石窟游客中心。在云冈研究院杭侃院长的帮助下,本次考察,师生允许进入近期正在进行维护的39、40特窟观摩,并安排云冈石窟特级讲解员程鹏老师进行导览。此次考察也正值11、12、13窟三个非开放石窟重新对公众开放,同学们得以饱览云冈风光。
在参观完第一窟之后,同学们便在程鹏老师的安排下,分批次进入39、40窟进行观摩。
39、40窟皆为孝文帝迁都之后所营造(约-年),为云冈晚期洞窟。在讲解时,程老师强调了一些晚期洞窟营造的特点,如39窟及40窟龛楣佛像数量都固定为七佛,菩萨造像已呈现出“秀骨清像”之姿。
第40窟东壁盝形龛交脚菩萨
(转自云冈石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