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冈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展出(主题)
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副题)
山西晚报记者南丽江
7月1日下午,“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吴文化博物馆联合云冈研究院、大同市博物馆、定州市博物馆、沁县南涅水石刻博物馆主办。该特展将持续至10月8日。
大同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依山傍势、层叠错落的云冈石窟,是中国早期石窟的代表,北朝艺术的滥觞。由云冈石窟创造的“云冈模式”,既是佛教艺术的中国经典,也是流播至今的审美范式。吴文化博物馆位于苏州市澹台湖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及国保单位宝带桥南侧,建筑面积余平方米,有5个特展体系,包括“江南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亚欧文明”“匠艺”和“再问”,各美其美,精彩纷呈。本次展览正是“中国地域文化”系列的重要展览,向观众呈现了公元5世纪至公元6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展览共展出余件珍贵的云冈石窟文物,通过“平城时代”“创造经典”“成为范式”三个单元,在江南吴地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诠释“云冈模式”与“云冈文化”独特的时代魅力。
第一单元“平城时代”展品主要围绕北魏的日常生活展开。提到云冈石窟,北魏政权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北魏的繁荣为开凿修建云冈石窟提供了物质、精神基础。公元年至公元年,在北魏政权的影响下,平城得到跃进式的发展,作为新兴王朝的京师,平城迅速汇聚百万人口,传统的农耕文明渗透入西域文明和游牧文化的活力,从而创造出多民族交流的、融会贯通的北魏“平城时代”。观众们可以在这一单元感受到当时北魏的丰富生活,体会政权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二单元“创造经典”通过一座座造像壁画为我们解读了云冈石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经典,并借助近几十年考古出土的文物,向中国学者以及中国考古致敬。北魏和平初年(公元年),来自凉州的沙门统昙曜在武州山川主持开凿昙曜五窟,成为云冈石窟的滥觞。自文成帝至孝明帝,云冈石窟在北魏一朝营造构建60余年。60余年中,云冈石窟逐渐脱离古印度和中亚佛教造像的影响,融入中国的艺术特点,体现出佛教造像从“像法西来”而逐步本土化的演变过程。
第三单元“成为范式”展出了包括定州市博物馆、沁县南涅水石刻博物馆的藏品,为我们展示了在东方早期石窟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云冈石窟,是如何以其艺术风格影响到其周围地区,成为周边范式的。这也是本次特展与以往的云冈展的不同之处,它立足于云冈但不仅仅局限于云冈,云冈石窟影响范围之广、延续时间之长,都是其他石窟所不能比拟的。
开幕式上,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先生提到,吴文化博物馆作为一个业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