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新闻 >> 正文 >> 正文

石头有一种进化的方式,从石刻石窟进化为文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1/14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当读到此句时,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这是余秋雨在散文《莫高窟》中的一句。

自然的巨石,在我们大中国不算稀罕,真的,云南石林有没有,泰山岩石算不算,三清山上有没有,就是距鹰城不远的地方也有方城中华石川、遂平嵖岈山、鲁山石人山,然而它们只是石头而已。

它们不像敦煌莫高窟,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岁月,在无数人的手中,进行雕刻打磨,把各种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精血,渗入石头之中,把中国与世界的、东方与西方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通过雕刻的艺术手段,接通了相互间的血脉,“成为一部由坚石雕刻的历史”。

那样大的规模,是多么地令人感觉到震撼!

他们如何吃饭,如何睡觉,如何工作,用何种工具,为何要那样费劲千辛万苦、不遗余力地造像,造窟,干这样宏大久远的工程?

在他们手中,那大大小小的石头显然在有了形象之后,活了起来,有了行为举止,有了神秘暗示,有了音容笑貌,有了人格性情,有了喜怒哀乐,有了理想追求,有了人间的烟火世俗,有了文化变迁的明显痕迹。

尽管它们有的神秘,但我们还是可以有线索进行解读。

那些人呀,它们用了多少劳动与心血,用了多久的生命岁月,才留下了这些符号。

它们也是人,不过是用双手,用劳动,在石头上开出了文明的花朵来。

据说,世界上共有八大石窟,其中我们中国就占据五位,它们分别是: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另外的“三窟”是柬埔寨吴哥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印度象岛石窟。

由于我们国家近代以来的弱势,西方国家包括日本,盗取了我们不少敦煌经卷,拍摄了不少我们石窟的影像,他们视为重大发现,视之如宝,我们却不大了解它们的内在价值,不大珍惜,但也让中国文化的火苗,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我们一方面为世界贡献了“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同时内心深处也感到一丝丝的隐痛,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

当代中国,将来会为我们的后人,以及世界留下些什么呢?

#读书感悟#

你喜欢圣诞老人吗,狄更斯才是圣诞老人的“真身”

读《沉思录》后的沉思之四:让你的生活井井有条是你的义务

乡村文化特色之一: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如牛

本人是思想贩卖者,请谨慎阅读文章。

图片为网络下载,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