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新闻 >> 正文 >> 正文

七绝云冈石窟纪行之昙曜五窟龙山大先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9/23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孤峰高阁与天齐,万里云丘霞作梯。

我来仍然枯槁客,礼禅不敢问金泥。

朱红划石应天谋,鬼凿勾连元魏丘。

昙影佛光淆一色,谁人到此不抬头。

对于云冈石窟而言,昙曜的确是个重要人物。他的生平也颇具传奇色彩。《续高僧转》等文献中有记载,内容虽然寥寥片语,但评价极高。昙曜的身世具体尚不清楚,考古专家考证为大约为克什米尔高原一带人,是“习禅”僧,又是“译经”僧,有翻出的佛经传世,不过昙曜一生的亮点是在武州山开窟造像,成就了云冈石窟。

《魏书.释老转》中记载了一段“马识善人”的故事。“初,昙曜以复佛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以为马识善人”。此段的意思是,北魏太延二年,昙曜奉诏命从河北正定赴北魏都城平城大同弘扬佛法,快到平城的时候,恰遇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城外郊游,御马见昙曜后,张嘴衔住其衣不让前行。文成帝拓跋濬见此情此景也是惊诧不已,不禁脱口说出“马识善人”。后来,昙曜被御封为沙门大统,就是管理全国僧众的最高僧官并受命在武州山开石窟造像,从此云冈石窟开始了大兴土木,开山凿窟的帷幕。

《魏书.释老转》记载,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至于为何用五,《提谓波利经》中,阐释较详细,概括而言,就是北魏立国之数,也取佛教“五方”之寓意。

昙曜所开凿的五窟,被后人称作“昙曜五窟”,也就是现今云冈石窟的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窟,它们是云冈石窟的精华所在,特征是“大”,大窟,大佛,一派皇家气势。此五窟皆在云冈西部的东半区,因笔者上大学专业为考古,曾在云冈石窟实习过,记的时任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长李治国李老说过,“昙曜五窟”佛造像不仅仅一尊尊大石佛那么简单,他们对应的北魏的五位皇帝。当时余学子一行三十人,李老打趣说道:“今日我请客,四菜一汤,炒豆腐,炒白菜,豆腐炒白菜,白菜炒豆腐,汤是白菜豆腐汤”,余皆轰然。李老此语,虽过将近三十年,犹绕耳畔,仿佛就在昨天。事实上,午饭却并非如此,丰盛的很。

具体哪五位皇帝有两种说法。一是:十六窟阿閦佛对应始祖神元皇帝,是拓跋鲜卑业基的创始人、十七窟宝生佛对应的是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他是开国皇帝、十八窟阿弥陀佛对应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太武帝拓跋焘生前是主张灭佛的,认为佛教是邪教,下令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并将沙门和尚不分老幼尽数坑之。不曾想,死后也成佛陀了。十九窟不空成就佛对应高宗文成帝拓跋濬,他是昙曜心中的现世佛,所雕造像,安稳端坐,尤为精细。二十窟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对应北魏后世诸皇帝,也是“昙曜五窟”最后完成,最成功之作,为云冈石窟之代表作。

还有一说法是:因为十六窟为立佛,高十三点五米,表现为一种巍然不动的姿态,对应是文成帝,而十七窟为高十五点六米戴宝冠的交趾座佛,对应为景穆帝。十八窟亦为立佛,高十五点五米,身披千佛袈裟,对应为太武帝。十九窟大像最高,十六点八米,为结跏趺坐佛,对应是明元帝,二十窟则对应道武帝。

不管怎么说,昙曜的五个佛,绝不是单纯为刻佛而作。他是继承了法果“皇帝即是当今如来”和造像“如帝身”的观念,有充分发挥,为佛与帝合二为一的开拓性创作,以此完善佛教为皇权服务的形式。

图文原创: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大同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