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二十品》出自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与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称于世。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面的伊水河畔东西山上,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前后跨越四百余年,共有石窟一千三百多个,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题记和碑刻三千六百余品,佛塔五十余座,造像十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身高超过十七米,最小的仅有两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伟大成就。
在清同治九年(年)的时候,收藏家德林(字砚香,金石收藏家,工篆隶,时为河南太守),庄重地祭告了山川和洞中诸佛,架起云架,拓老君洞(即古阳洞)北魏造像,选最上乘者,标为《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造像记的精华,它有着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龙门造像记书法艺术属于方笔范畴,体现着魏碑书体的时代特征,是北朝石刻书法的典型的代表。
《龙门二十品》书法最好的是前四品,即《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