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新闻 >> 正文 >> 正文

天津人眼中的云中大同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5/19

接上次的城墙篇。浏览城墙第二天,一早直奔云冈石窟。在网上提前买好了票,省去了排队等候之苦。

这次本不想加什么文字了,因为上篇被人“教育”了一通:“城墙是假的,你看着有历史感是可笑之极”“城墙两年前就不卖票了,你还说买票,你无耻之极!”我想说,这只是一篇短短的游记,它没有承载过多的东西,只是小编当时的真实感受。而且这只是以前旅游的回顾,此行在年秋。所以一些好为人师,兼爱抬扛的朋友,你们善意的评论我非常感谢;但强压指责的,就背离了这只是一篇游记。人需要互相尊重,您的专业需要更专业的平台。

沿路的一些石刻。

这是石窟旁边的灵严寺,还有一些池塘水面。和出租师傅闲聊时,师傅说新修的景观是不错,但是水面过多会引起空气中湿度的变化,对石窟造像会有一些影响。是真是假,不做评论。

沿路一间房子墙角晾晒的菌类。蹲下来拍摄,一旁的大爷也好奇的蹲下来看。我把拍好的照片调出来给他看;大爷憨厚的笑着,我也笑着,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快乐吧。

云冈石窟,共45个主要洞窟,个附属洞窟,多个佛龛,余平方米的雕刻。他们记载着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这里不做系统的介绍,只找若干张照片展示一下。

除造像外,也对这些已然残破的遗迹更感兴趣。

当年这里也曾经是何等的恢弘气派。

我不信佛教;但许多信佛的朋友说拍佛像不好;所以也就没怎么拍照。但在艺术层面,面对艺术上登峰造极的造像,也就忘记这点了。

去大同之前,我还是网上买了一本云冈石窟的书,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有要去的朋友最好也提前做做功课,或是在现场请一个导游讲解。

印象中这里在古代是个佛寺,随着时间的流逝,佛寺的建筑已不存。

石窟里还“藏”着一个龙王庙。话说当天的天气是真好,随手一拍就是蓝天白云。

龙王庙一景。

游览石窟的同时,也被这大景象吸引了。

远眺云冈堡。

云冈堡特写一。

云冈堡特写二。

当时一些造像还在进行修复。还有许多洞窟是禁止拍照的,也就没有图像资料了。虽然工作人员不停的解释,但拍摄的游客还是接二连三,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大家还是要遵守景区的规定。

庄严。

这是云冈石窟的核心,第二十窟;释迦牟尼坐像。看了太多关于这个窟的文字介绍,但面对时却觉得一个字都是多余的。因为冥冥之中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在时光流转中愈发感受到一种力量,这就是文明和文化的温度。

后来已经没有拍摄的想法,只想静静的对着这些造像。想想古代的工匠真的伟大,是他们的执著和诚心,留给我们这绵延一公里的蔚然大观。好景无数,随手一拍就可以当桌面。

大同好风光。

云、山、水、天共一色。

回到市区。看到这个鼓楼又很激动。因为不久之前刚看了一个老电影《戴手铐的旅客》,这个电影当年是在大同取了一部分景,里面出现过这个鼓楼的镜头。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让人感慨不已。

古老的建筑,嬉戏的孩子;和谐的画面。

据说这里是游客打卡圣地。

短短两天,要走了,生出一丝依依不舍之感。

由于临时决定来大同,所以时间非常紧。短短的两天,走马观花的逛了有限的几个景点;留下太多遗憾,待以后再来补上。再见,大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