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的人都知道,假若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带,三五个月以后,无论是穿戴还是体型,你的娃都能画风一转,变得又滚又圆。
胖乎乎,意味着健康,意味着壮实,反正看着就是让人心满意足,无比开怀。
天仙诸神之中,弥勒佛显然是最得民心的那一位。
你看弥勒佛,身穿袈裟却不拘小节,敞开着胸怀,展露出肥肥胖胖的体型,弥勒佛才不想听高血压高血脂什么的,他开口大笑的模样就足以说明一切:开心就好!
人生于世,最寻常也最费心的莫过于人与人的交往,在这个需要彼此共同构筑的环境中,难免会有许多摩擦和问题。很多人都有过相似的遭遇,自己明明一心去做一件事情,却总被误解、嘲讽、不理解甚至打压排挤,身处这样的困境,该如何化解那份焦灼和忧愁呢?
弥勒佛做出了榜样:“开心就好”——是对别人说,也是对自己说。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也许前路还很漫长,但我想鼓起勇气尝试,我知道如果不尝试一回我会后悔,此刻我开心,千金难买我开心。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也不过就是弥勒佛的这份豁达与潇洒。
不过,其实弥勒佛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胖哒!
魏晋南北朝时的弥勒还一脸清秀,根据《弥勒上生经》里面的描述,早期弥勒的雕塑绘画形象为菩萨相,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交脚而坐,左脚下垂,右腿微曲,右手扶脸颊,称作“半跏思维像”。
看起来弥勒托着腮帮子在思考人生。
云冈石窟第十七窟的交脚弥勒坐像,建造于北魏时期,像高15.6米。所以大家去参观的时候,看到这尊“减肥”后的弥勒佛,不要太吃惊。
云冈石窟交趾弥勒像一千多年前,即大约五代十国之后,明州(今宁波)出了一位和尚,真名不详。
这和尚比较古怪,他长得身宽体胖,无拘无束的样子,常年四处晃荡,说一些别人也听不懂的话。
他还有个特点,就是总是用一根木杖挑着一个布袋子,街上的人们供给他东西,他一概不仔细看,乐呵呵地全装进袋子里,可那袋子无论怎么装,如同一个无底洞般总是空荡荡的。
还有很多人好奇,向他讨教佛法的事情,他便放下布袋,坐等对方自行理解。
要见来人不能默契地领会,还木讷于原地,他就大笑一声,背起袋子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
因为这位和尚多多的奇趣之处,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布袋和尚”。
别看布袋和尚生得一副憨憨的样子,说起话来却是妙语连珠。
对于自己法号为何,布袋和尚只说: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打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有人问他,别人出游四方都有行李,你的行李呢?布袋和尚答道: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曾经有人试着挽留布袋和尚在家多住几日,不料第二天清晨,却见布袋和尚在家门口留了一首偈语,颇让人揣测: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
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常皎洁。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当时有人问他:
“每天要遇到很多问题,如何才能不卷入是是非非之中呢?”
布袋和尚如此回答: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
似乎这段偈语也恰好能应证后人写给弥勒佛的对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再后来,江浙一带的寺院里开始出现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弥勒佛,这里的弥勒佛一改庄严之态,而成了笑哈哈的胖弥勒。
少林寺里的弥勒佛传说布袋和尚常去寺院弘法,他辞世前写下了这么一句: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人们纷纷相信,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转世,宁波雪窦寺因有布袋和尚前来弘法的传闻,如今也成为广为人知的弥勒道场。
弥勒佛大张笑口,满脸笑容,一手按着口袋,一手拿着佛珠,每个见到弥勒佛的人,都会忍不住相视一笑,心中的烦恼也忽然跟着烟消云散。
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弥勒佛因为爱笑,把坏事都能笑成喜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年又是年底了,各路神仙都要回见玉帝做年终述职报告。
灶王爷挺愁的,因为那时人间到了一个朝廷不振、民间大乱的时期,各种问题凸显,重要的就是吃不饱饭,只能天天对着灶王爷诉苦,灶王爷脑壳都听疼了。
玉帝听闻以后,也相当恼火,打算派人前去治理,可是这样的古差事谁都不想接,只有弥勒佛笑哈哈地说:行嘛,那就我来嘛。
玉帝很高兴,便特地吩咐道:你去管管民间的吃穿住行。
可是弥勒佛往人间一走,便觉得其他事情都不重要,吃喝玩乐耍开心了最重要。
为此,弥勒佛还特地制定了玩耍规则,谁都不允许违反,比如,初一就要放炮来渲染热闹气势,初二到处吃到处逛,初三到处吃到处逛,逛吃逛吃逛吃……就是不准做事。
到了初五时,弥勒佛遇到点麻烦,有个“脏鬼”没有被照顾到,非常窝火。
弥勒佛哈哈一笑,临时规定,初五大家继续放炮,跟初一一样包饺子庆祝起来!
于是初五就有了“放炮仗,送穷鬼”的说法,具体一点,就是继续吃继续耍。在座各位,起来嗨!
玉帝听到民间一天到晚的鞭炮声就有点坐不住了,心想弥勒佛在搞啥子哦,他还是去看一眼比较放心。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把玉帝惊呆了,这是什么神操作啊?不对,这果然是神操作,人人都吃得茶足饭饱喜笑颜开,却没有一个人有干活的意思。
玉帝就把弥勒喊来问罪,说:
“小弥,你是不是搞反了,人咋不做事了呐?”
弥勒佛大笑道:“你喊我管吃喝住行,没叫我管干活。”
玉帝也被这个弥勒佛气笑了,便默认了弥勒佛的神技,不过一年只能有这么一回,过完年就得老老实实下地去。
于是欢天喜地的春节也和笑眯眯的弥勒佛这般联系起来,随着人们日子越过越好,弥勒佛的形象也更加饱满生动,也就是——更加圆滚滚了。
当然,春节有很多传奇的故事。
不管那些故事里有多少演化,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在万物起始的时节,在春意萌发的时光,在面对新一年的开始,面对一个崭新的起点,面对新一轮的征程,人生最好的状态,当然是,开心就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