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称云中、平城、云州,在大同,“一城一窟名天下,一山一寺成诗画”,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情怀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深刻的感受到这历经千年的风霜印记,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大同县古八景,领略云中风骨精华。
镇楼秋爽
镇楼,又称“八角楼”,位于明建大同城墙西北角,是古城墙四角楼之一,清末毁于兵燹。明大同城墙四角有四座角楼,战争时期用于观察敌情,四座角楼以“乾楼”最为高大瑰丽,作为“镇城之物”,又被称为“镇楼”,角楼因位于八卦十二方位之首的“乾”位上,故称“乾楼”,游人常常于此登高览胜,烟火万家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因此又有“镇楼秋爽”的盛誉。
柳港泛舟
据清道光版的《大同县志》记载,柳港寺在城东门外玉河桥南,明正统年间建,原寺内有一座木塔,如今已不见踪影。玉河水在城东溢而西出者曰柳港,柳港寺依坡傍河与御河相通,在此泛舟有塞上江南的妙处。
魏陵烟雨
北魏皇家陵园位于大同城北25公里的方山,也就是今天的西寺儿梁山。依山傍水,松柏青翠,风景秀丽,埋葬北魏文成帝之妻文明太后冯氏的方山永固陵,每逢初春时节,北临“边墙五堡”的宏大陵区周围烟雨迷蒙,蔚为壮观。
采掠积雪
采凉山,又名采掠山、采药山,石会山、纥真山、纥干山,位于大同城东北部。采凉山素以山峰峭拔,高寒异常,冬夏积雪而著称。“采凉积雪”为大同八景之一,有“马嘶踏遍银山顶,鸟倦惊飞玉树枝”的咏叹。山上栖息着灰雀、石鸡、隼等鸟类,并时常可以看到松鼠、野兔等小动物。山中还生长着黄芪、山茱萸等中药材。山上物产资源丰富,有铅、锌等矿产资源。
宝塔凝烟
据史料记载,此景是明朝正统年间在御河桥南建有柳港寺,寺中有木塔一座,傍晚登塔,周围霞烟缥缈犹如仙境。古人题咏曰:浮屠百丈郡城东,镇日凝烟壮梵宫。色烂丹青消复聚,光辉金碧淡还浓。
雷公返照
雷公山位于市区往西北十多公里左右,天气晴好之时,站于高处,极目远眺,可见此山之高大雄伟,巍峨挺拔,屹立于市区西部,甚至山顶的风车皆清晰可见,但其最美之景当属雷公返照,夕阳如残血一般,一点点的西沉,直至最后消失在山的那一边。
凤台晓月
据旧志记载,凤台位于府城内西北方位,又名梳妆楼。相传辽代萧太后居住于此。左右两台对称,高数丈。凤台为大同城最高点,有突兀拔地而起之感。所以,阴历初二即能见到月牙儿,故名为“凤台晓月”。
云冈佛阁
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它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石佛向天,天下大同。云冈石窟是大同的一张世界级名片,五万多尊佛像,形态各异,大到十七米,小到两公分,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行于其中,定会被石窟的色彩和多样性所震撼。
大同县“八景”,不仅描绘了一地秀丽山川、奇特的风景、迷人的古迹、精美的建筑,而且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品味“八景”,延续历史文脉,让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走得更远!(黄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