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历史文化名城:天水过年要到二月二,古凉州成在武威
大家好,欢迎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六出祁山,把主攻方向始终放在陇南天水。一幕幕殊死战斗,全都发生在这里。他的接班人姜维,也是这里的人。为什么这里叫天水?有许多说法。传说这里是伏羲氏的故乡,来源于“伏羲河图”的观念。有的书上说,这里是秦国发祥的地方。在金、木、水、火、土“五德”中,含有秦始皇强调的“水德之始“的理论。老百姓也有许多神奇古怪的传说,认为这里有天河注水、白龙出湖、神雨成湖,以及这儿是汉水的源头等各种各样的说法。
在这一大堆眼花缭乱的说法中,有关伏羲的说法最响亮。古时候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伏羲就是“三皇”里的传说他是人首蛇身和女娲一起共同是人类的始祖。他发明了八卦,教会人民结网捕鱼,开始渔猎畜牧生产,所以天水号称“羲皇故里”“龙的故乡”。
天水人世世代代都尊敬伏羲,专门设立了一个伏羲文化节,据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他的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是龙王的生日,这儿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祭祀庆典活动。伏羲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不是真有这个人也说不清,怎么可能把他的“生日”弄得那么清楚?但是不管怎么样,热热闹闹总是好的。天河注水和神雨成湖的传说也很有趣。
据说在汉武帝的时候,有一年发生一场特大的旱灾,眼看庄稼全都要枯死了,老百姓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正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电闪雷鸣。随着天空的一声炸雷,地面下也传来了震耳就聋的响声,大地下子裂开了,天上一股水哗啦啦流进地下的裂口,生成成了一个大湖,及时浇灌了庄稼。人们感谢天上的神灵,就把这里取名叫做天水。
天水过年特别长,一直要过了农历二月二才算结束。老天水人说二月二, 炒蚕豆“咯噔”一声才结束了欢乐的春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农历二月二在“雨水”和“惊蛰”之间。天水有“二月二,龙抬头,跳蚤壁虱都抬头”的俗话。二月二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回到人间,雨水渐渐多了,给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拉开了序幕。
天水的美食很多。你听说过天水呱呱吗?有荞麦呱呱、冰豆呱呱、豌豆呱呱、粉面呱呱。把呱呱撕成一块块小片,配上辣子油、芝麻酱、芥末、酱油、食盐、食醋、蒜泥,又辣又香,准会吃得满头冒汗,伸着舌头直叫辣。真正使天水名扬四方的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在天水城外30千米的地方,听着这个名字就不由得联想起一个大麦草垛子。事实上也是这样。远远望去,它真的像是这个样子。这是一个南北朝时期兴建的石窟群。早在后秦时期就在这里开凿石窟,修建佛寺了。
西魏文帝的时候,又继续扩建,他的皇后死后也在悬崖上凿开一个石龛埋葬。往后的北周、隋、唐、五代、北宋、元、明、清,历代不断开凿,在髙髙的崖壁上凿了密密麻麻的石窟,层层叠叠上下分布,好像是蜂窝一样。虽然后来一部分受到破坏,还保留了多个佛像,多米壁画,和著名的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号称中国四大石窟。
啊,武威。啊,霍去病。武威的名字是和西汉青年将军霍去病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想当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奉命出征匈奴,横扫拦路的强敌,开通了河西走廊。在大汉王朝威慑下,匈奴昆邪王杀掉不肯归顺的休屠王来投降。于是汉朝就在祁连山前设置河西四郡,这里就是四郡之首。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武功军威,取名叫做武威。
啊,武威。啊,古凉州。武威的名字是和凉州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公元前年,分天下为13州,各自设置刺史管辖,称为“十三部刺史”。武威郡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属于凉州刺史部,所以武威又名凉州,包含着“地处起的西方,常寒凉也”的意思。武威和凉州是这里最常用的名字,虽然也曾经改名叫做姑臧县、南北朝混乱时期,这里还曾经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以后的另一个西林中县,但是最后又改回了武威和凉州。
凉国,一个个名字都是“凉”。当时处在边塞的凉州,一个个小小的割据政权像走马灯般更替演变。城头竖立的大王旗,变幻得比空中的风云还迅速,由此可见这里曾经有过多少人们熟悉的一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 。光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描写的就是这里的边塞风光。
武成的名字是和铜奔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武威北门外仅仅一箭之遥的雷台,相传是前凉国王张茂修建的宫殿台基。明朝改为雷祖庙,供 奉雷神,所以叫做这个名 字。上千年的历史过去了,谁也没有注意这儿还藏着什么不平常的东西。年在这个土台下面发掘出一个东汉时期的古墓,出土了许多珍责的文物。其中有一个造型奇特的铜奔马,三脚腾空只脚踏着一只飞鸟,好像昂首嘶鸣着,风驰电掣般飞奔鸟儿是天空的主人,谁也不能比有翅膀的鸟儿得更高。可是这匹铜奔马却踏着空中疾飞的鸟儿,似中国葡萄逦故乡 乎一直跨进白云里。
这个铜奔马实在太浪漫了,不由使人浮想联翩,这是“丝绸之路”的象征?这是当年飞奔在这条古道上的一匹天马?人们把它作为中国旅游的象征,真是再恰当不过了。霍去病、古凉州是历史,脚踏飞鸟的铜奔马是历史。古老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更加富有意义。霍去病、古凉州、铜奔马,紧紧联系着今天的武威,给辉煌的过去增添了一页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武威,仅仅只有这些历史的记忆吗?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武威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可以归结为一“马”、一“碑”、一“寺”、一“窟”、一“庙”。“马”是铜奔马,碑是西夏碑,“寺”是白塔寺,“窟”是天梯山石窟,“塔”是罗什寺塔,“庙”是武威文庙。孩子们到这儿来,都喜欢那匹踏着飞鸟的铜奔马。请你在7月初的“天马文化旅游节”。再来吧,不仅可以好好看它还能美美地吃一碗“三套车”。
咦,这是怎么一回事?看了铜奔马,还能把马车吃进肚里吗?哈哈!你猜错啦。这不是三匹马拉的马车,是面条、凉州卤肉加枣煮茯茶合在一起的道美食。再来一碗“拨鱼子”,也不是鱼,而是用筷子把面糊糊个拨进锅里,好像两头尖尖中间粗粗的鱼儿呀到武威看铜奔马,吃“套车”“拨鱼子”,真是太浪漫。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