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介绍 >> 正文 >> 正文

注重人才的辽金时期龙山大先生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9/15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m/838.html

公元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终辽金三百多年,雁门关外地区一直是西京(大同)之地。这里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下,共同开发了这一地区。辽金两朝有个共同特点,一是注重人才,二是重视文化。

西京.大同府

辽圣宗耶律隆绪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这个辽圣宗十分注重启用人才。一次,辽圣宗到雁北狩猎,按照惯例额,车驾所经过之处,地方官要进贡当地的名产和宝物。当时的云中(大同)节度使进谒时说:“呈境内没有什么好产品,只有幕僚张俭,堪称一宝,愿意献上。”辽圣宗随即召见张俭,问及国事,张俭当即提出了三十多条建议,条条都打动了辽圣宗。辽圣宗遂提拔张俭为自己的顾问。

应县木塔

辽兴宗耶律宗真即位后拜张俭为太师,加尚留父封陈王。为了广泛的罗致人才,张俭劝辽圣宗亲临贡院会取进士,发现人才。打这开始,皇帝亲临贡院会试成了辽的一项制度。辽西京大同是全国人才荟萃之地,不少经世治国之士得到重用,故而出现了辽的“全盛”时期。

应县木塔

金代,西京的地方官多是良将廉吏。丁炜仁任同知西京留守时,为了培养人才,首先兴办学校,一时学习风气骤开。浑源人刘撝便是这一时期的进士,刘门一家多由科举做官,最著名的要数刘祁。他所著的《归潜志》记录了金代的不少重要事件和人物,是有关金史研究的宝贵文献。

大同华严寺

作为一个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能学习中原先进的管理办法,注重起用人才,这一方面加速了他们的封建化进程,一方面也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使得雁同地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文化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被称为“世界木塔之冠”的应县木塔就建于辽清宁二年(),。这原来是一处寺院,叫宝宫禅寺,占地四十多顷,直到清代仍有九间大殿。可见其当时的规模是多么宏大。年维修木塔时,又发现了一批经卷。分手抄本和木板印刷本两种,不仅对研究宗教,校勘经典有很高的价值,对研究辽金时期的文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云冈石窟

辽代在修建宝宫禅寺的同期,还修建了大同上、下华严寺、观音堂。并对云冈石窟进行长达十年的维修,将云冈石窟修建成前接木构檐的十座大寺。现在外面看到的云冈石窟正门便是这次维修的杰作。雁北地区各县几乎都有辽金时期的建筑遗留,这些都是与辽金两朝重视文化分不开的。

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大同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