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千米的武州山,东西绵延约1千米,含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个,石雕造像多座,中国规模最大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有年历史,是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其独特的造像制式为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世称“云冈模式”,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享誉全世界。云冈石窟风景区获奖无数:“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具人气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大同市十大城市名片”首位、“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景区”、“全球最佳热门景点排行榜前十”等等。
根据目前的考古成果,云冈石窟开凿共经历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第16~20窟,也称昙曜五窟。公元年,高僧昙曜选择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主要特色:气势磅礴,浑厚淳朴、西域风情。
中期石窟: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集中在公元-年,当时的北魏朝廷举全国之力,集中全国优秀人才,雕凿出极端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主要特色:精雕细琢,复杂多变、装饰华美、富丽堂皇。
晚期石窟: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余座中小型洞窟。公元年,北魏迁都洛阳,云冈石窟大规模开凿活动停止,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中下层官吏及邑人信众利用平城纯熟技艺在云冈开凿大量中小型洞窟,一直延续到年。主要特色:形象细腻、清瘦俊美、比例精确,成为“瘦骨清像”起源。
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五窟、第六窟、第二十窟。
第五窟
位于云冈石窟中部,分前后室,后室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
第六窟
紧邻第五窟,中央一个高约15米方形塔柱,塔柱周围大龛两侧以及东、南、西三壁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气势恢弘、色彩鲜艳、技法纯熟。
第二十窟,约在辽代以前就已崩塌,三大立佛造像露天,正中释迦摩尼,高13.7米,佛像面部丰满、双肩浑厚、形象奇伟、气魄雄浑、摄人心魄,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大家如果到这儿来游玩可以参考的旅游线路:昙曜广场——佛光大道——礼佛浮雕墙——石窟群——周总理纪念室————云冈陈列馆————食货街。
我是小云,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