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介绍 >> 正文 >> 正文

游云冈石窟,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丨思客云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4/27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思客云讲堂,又又又又又双叒叕安排上了!

上周六,思客带大家穿越时间的距离,在线感受了千年之园晋祠的魅力。今天,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清华大学和山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第二场将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云冈石窟隆重开讲。思客将全程直播,继续带你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

作为中国三大窟之一,云冈石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她:“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选址及设计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梁思成、林徽因与刘敦桢在《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一文中也赞道:“云冈灵岩石窟寺,为中国早期佛教史迹壮观。因天然的形势,在绵亘峭立的岩壁上,凿造龛像建立寺宇……”

古人为何要不辞辛劳地开凿云冈石窟?云冈未完成的石窟如何保留当年的施工原状?中国三大石窟中,为什么惟有云冈石窟是北魏建筑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今晚18:00,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王南老师将以《千年一窟看云冈》为题,带领大家阅读云冈石窟这部近年的石头史书,绵延1公里的石窟群,绽放着希腊、波斯、印度以及古老中国的文明之花,融汇了建筑、历史、音乐等多方面的精华,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吧!

点击海报预约观看

延伸阅读

石窟之开凿实为“负建筑”之建造,比之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费时费力无数:据南北朝史料记载,当时建造一所大型木构殿堂,工期一般不超过十个月,而一座窟室的凿成,因岩石软硬不一,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例如龙门石窟石制坚硬异常,故宾阳三洞之开凿,自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年),“用工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此处所谓一个“工”即一名工匠一天之劳动量)仍只完成了窟体大部与北洞造像,中国各大石窟之开凿真是无数匠人以“情专穿石之殷,志切移山之重”的意志才得以完成的。

云冈石窟全景图云冈石窟研究所提供

且石窟之雕凿,不是一般体力活,而需周密规划、精心施工,因为是“减法”之建筑,故稍有缺陷雕凿过当,则难以补救,不若土木结构之“加法”建筑,可以随时拆改、反复垒砌。地面“加法”建筑为由下而上建造,石窟“减法”建筑则恰恰是自上而下凿成。

窟室前壁门洞的上方往往开有明窗,既是窟室采光之必要设计,更是施工的首要步骤之一:正是明窗的开凿使得整座窟室的开凿有了上部的起始点和工作面,自明窗洞口凿入,逐步将窟室上部空间凿出,废石由明窗及门洞渐次运出,一步步实现对整座窟室的凿岩工程。云冈大佛窟中,明窗位于大像胸前部位,观者在窟外透过明窗方洞正好欣赏到大佛庄严慈悲的面部与目光,这是云冈石窟感人至深的一幕。

云冈第16窟内景李路珂摄

我们可以尝试在这幅画面之前闭目想像:北魏的大匠们起初对着这面原始的峭壁,脑海中已如米开朗基罗所言,在石壁后方看到了大佛的造型和洞窟之空间形象,只是盘算如何把多余的石块凿去而已;于是他们在壁面先凿出高处的方形窗洞,进而进洞开凿大佛头部周边的空间,小心翼翼留出大佛头部之轮廓,以备继续对之精雕细刻,碎石粉末飞扬四溅,一堆堆废料从窗口运出;随着时光流逝,工匠们所在的地面由高处逐渐降低,周边空间越来越宽敞,可容更多人一起劳作,大佛的头部与上半身逐渐“浮出石面”,碎石开始由窗洞下方开凿的门洞输出,直至数年艰辛砍凿后的一日,最后一披碎石渣由大门移出,大佛之雏形最终呈现于巨大的洞窟之中,当然这些巨大的石胚还等待着被顶级匠师们雕琢出肉髻、面庞、耳垂、躯体以及来自西域或中原风格的衣纹、微妙地反映出内心世界的手势、背光中各色华丽的装饰,当然最后还要用最瑰丽明亮的石块安在眼眸位置上进行“画龙点睛”……

云冈第18(右)、19(中)、20(左)三座大佛窟全景王南摄

此时此刻,由高大的方窗与门洞射进神秘莫测的光线,照着依旧烟尘弥漫的黑暗窟室,原来只在统领大匠脑海中那峭壁后面大气磅礴的巨像终于在数十万工时一锤一凿的奋战后呈现在所有汗流浃背、几乎睁不开眼的匠师们眼前——那一瞬间他们所感到的心灵之震撼,应当远在今天匆匆过往、走马观花的游人之上吧?

本文节选自王南老师所著《云冈凿岩》一文,原载于《塔窟东来》(新星出版社)一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直播页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