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陕州中学
10月18日,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悦新,为陕州中学学生开展了历时2个多小时的《中国石窟寺艺术赏析》报告会。在中国的55处世界遗产名录中,按时间顺序先后,她依次讲给同学们介绍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寺,分别为位于山西大同西郊五州山南面、北魏皇家主持修建的“印度风情浓厚”的云冈石窟,洛阳南郊伊河岸边、北魏与唐代皇家先后主持修建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历经千年“国内外历史最为悠久”的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市东南、具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重庆西侧、最能反应“宋代世俗生活文化”创造了中国石窟寺艺术最后辉煌的大足石窟。演讲过程中,为了让同学们举重若轻地掌握石窟艺术的精髓,陈教授将国内所有石窟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加以总结概括,并用结合自己在石窟圣地采集到的数据,利用PPT清楚、详细地展示给同学们,大体思路分别为:石窟寺的位置,主要分布于城市附近的山崖河畔间;洞窟的分布,集中在崖面且分层排列;石窟寺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洞窟形制、题材分布、造像特征三个方面。听讲过程中,同学们聚精会神、脑手并用,就怕自己漏记掉什么,会后察看同学们的笔记本,很多同学都满满地记了两大页的内容。报告会的最后半小时是师生互动阶段,依据同学的提问,陈悦新教授依次给同学们解答了石窟修建的作用与意义、石窟的年代鉴定、损坏石像的维修、石窟雕刻的上彩等问题。直至下课铃响,同学们提问的热情还未稍减,最后很多同学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了报告厅。陈教授的此次演讲会,大大普及了同学们的有关佛教石窟艺术的基本常识,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也为同学们今后填报与石窟艺术相关的志愿和专业做了及时的启蒙与指导。供稿:王乐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