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介绍 >> 正文 >> 正文

杂志精选云冈石窟沉浮史纪念云冈石窟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5/27

年,日本工学博士伊东忠太(—)受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的派遣,前往北京对紫禁城进行实测和拍照,名义是为日本的古建筑保护和维修提供参考。恰逢庚子之变,八国联军瓜分占领了北京城,日本军队驻守在紫禁城一带,为伊东的调查提供了直接帮助。伊东忠太当时是东京帝国大学建筑学的助教授,兼任平安神宫(纪念桓武天皇的神社)造神宫技师和天皇内务技师。在北京期间,伊东调查队对雍和宫、孔庙、颐和园等皇家建筑也进行了考察。此次北京之旅,开启了伊东忠太在中国的学术之旅。

第3窟内景

伊东出生于明治维新的初期,14岁之前,他一直接受江户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教育,日本人称之为“汉学”,主要是儒家传统教育。除了《论语》《大学》,伊东酷爱中国古典名著,例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他的次子伊东佑信回忆,父亲甚至在饭后还会让大家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幼年时代的汉学教育,奠定了伊东忠太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在他心里播下了一颗向往中国的种子。

14岁之后,伊东进入东京外国语学校接受西方教育,即所谓的“洋学”。除专业学习德语外,还有地理、历史、数学等科目。年,17岁的伊东忠太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系统学习建筑学,本科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院,开始以古代建筑史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研究。在研究生院期间,他认识了一位与他共进的挚友—美术史家冈仓天心(—)。二人携手在明治维新全盘西化的浪潮中,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被称为“国粹主义”的代表。在冈仓天心的鼓励之下,伊东对日本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寺院—法隆寺进行了调查、测绘和研究,完成了《法隆寺建筑论》。此文让他在日本的古建筑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年调查北京紫禁城时,伊东忠太已是日本最著名的古建筑专家之一。

紫禁城的调查激发了伊东对中国古建筑的兴趣,调查结束归国之后,伊东忠太立刻向日本文部省提出申请,做一次跨越全球的古建筑考察:从日本出发,自北向南穿越中国,从海路到印度、埃及,过地中海进入欧洲,再经由美国回到日本,计划历时三年零四个月。这是一个令人称奇的调查计划。正是在这个惊奇计划的伊始,年6月18日,调查队在山西大同“重新发现”了云冈石窟。根据伊东的调查日记,他们在云冈石窟只停留了一天时间,但是很显然,在这一天时间里,伊东忠太被云冈巨大的洞窟和石佛深深震撼了。

20世纪初云冈石窟窟前原貌

日本国内对伊东一行考察给予了很高的支持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