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世界
应县木塔对于大同最早的印象就是课本上的“煤都”,一个盛产煤矿的地方,应该是荒无人烟的概念。在之后知道了云冈石窟,石窟跟煤结合在一起那还是荒凉的感觉。
这次骑行大同彻底颠覆了这个感觉,首先是知道了刀削面原来是大同的特产。难怪以前来山西吃刀削面,无论是在晋中的平遥那里,还是晋南的晋城那里,那刀削面是一家比一家的难吃,跟河南人做的刀削面比较都差着一大截。这次可过足瘾了,在大同附近的这几天,天天早起一大碗刀削面,面窄且薄,汤厚浓香,配上酸泡菜,俺俩人吃的是咳声叹气,直流眼泪。
翻越恒山后首先抵达的是应县,应县木塔被成为世界三大名塔之一,跟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齐名,看着落日余晖下的木塔心里琢磨着,为啥塞北会有如此规模的木塔?因为刚刚从雁门关走出来,出关了应该是游牧民族的地盘,怎么会有辽代的佛寺庙,而且这么气派?
云岗石窟这一切在看完云冈石窟后都有答案了。云岗石窟建造的水平跟特色还有规模,远在龙门、莫高窟、麦积山之上,原因就是这个石窟是皇家建造,积全国之力建造的皇家石窟寺庙。哪个皇家?
洞窟内的佛像古往今朝人流如织残缺的佛像就是北魏王朝,公元五世纪左右。说到这,不得不普及一下知识,历史上汉民族被外族统治可不是一次两次了,一般人知道的都是元朝的蒙古族跟清朝的满族女真人,其实在他们之前,我们早就被灭过国了,那就是北魏时期,被鲜卑人。鲜卑人一统天下后,中原跟塞外就是一家人了,北魏定都就是在大同,那时候叫“云中”或者“平城”,后来北魏的皇帝仰慕汉族文化移都洛阳,之后被灭国。再之后,我们还被辽朝灭过国,就是北宋被灭了,看过金庸小说的该都知道,天龙八部,耶律家的。所以有个说法就是我们汉人分为南汉人和北汉人,只有南汉人才能代表汉族人,北汉人则不行,因为历史上被灭国多次,已经不纯了。所以相对来说,南方人的家国情怀明显的比北方人强烈,我们北方人习惯了逆来顺受,受谁统治都一个球样,这在上个世纪的抗战历程上以及革命斗争中尤为明显。
翻越恒山经过的多宝寺与多宝寺方丈合影回到正题,所以大同那时候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在云岗石窟的塑像风格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这一点,世界文明的大荟萃,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有印度风格的,有地中海风格的,等等。这就是云冈石窟独树一帜的地方,多元化风格。而且那时候佛教传入中国,在北魏时期发展到顶峰,皇家推崇,顶级设计,举全国之力,其建造水准怎么可能不高呢?
所以塞北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有点风雨飘零的味道,在外族人统治时,比如说北魏、辽代、元代、清代等,那跟咱都是一家人,那些所谓长城关隘都是起到贸易交流的作用,就像我们这次骑行的雁门关跟杀虎口一样。但是到了汉族人自己统治的时候,比如说汉代唐代宋代明代,那塞北的游牧民族跟中原的农耕民族就是死对头,那这些关口可都是军事要塞。杀虎口在明朝的叫“杀胡口”,就是杀胡人的意思,到清朝改名了,取个谐音,名族大团结的意思。
风尘仆仆的骑行者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