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佛教故事像,主要指以佛经为依据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连环像,类似我国的连环画册。故事一般委婉曲折,有头有尾,对观众有较强的吸引力。一般的来讲,佛教故事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佛传故事像,本生故事像、因缘故事像。
在笔者家乡大同云冈石窟之中,存在较多的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像,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因缘故事像。笔者认为是有的,恐怕是历代损毁或者研究考察不够罢了。那么何为因缘故事像呢?
因缘故事像,即描绘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连环像。它和本生故事像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佛本人前生的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生或今世之事。在敦煌莫高窟有北魏时期的:须摩提女设斋请佛、释迦从弟难陀被迫出家、沙弥守戒自杀、弊狗因一比丘得生善心等等。西魏时期的是:施身闻偈、佛度水牛升天、五百强盗成佛、梵志夫妇摘花失命等,这些因缘故事大多内容离奇,情节曲折,颇有戏剧性,反映了丰富复杂的佛教伦理思想以及当时的许多社会风俗习惯。
佛传故事像,即描绘佛教创始人释迦尼生平事迹的事,大型图册《云冈石窟》在洞窟说明中说:“第6窟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这个石窟内容丰富,雕饰富丽,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据著名学者杨泓先生于年考证可以识的题材有:树神现身、净饭王与摩耶夫人、树下诞生、唯我独尊、九龙灌顶、骑象入城、阿私陀占相、姨母养育,王建宫殿、太子乘象、父子对话、建三时殿、商人奉宝(以上均位于中心塔柱四面),较艺射鼓、宫中观舞、请求出游、出东门遇老人、出南门遇病人、出西门遇死人、出北门遇比丘、耶输罗入梦、夜半逾城(以上位于窟门东侧)入山求道、山中向讥仙人(以上位于窟门西测)犍陡吻足(位于南壁明窗西侧)、降魔(位于西壁中龛)、鹿野苑初转轮、降伏火龙(以上位于东壁)。
在新疆,大约营建于公元6、7世纪的克孜尔石窟的第窟,佛传故事分别绘于主室东、西、北三壁,据学者考证,共有29个佛传题材。在敦煌的莫高窟,有北周年间建造的窟,窟中绘满了佛传故事,共有89个题材。从佛传故事的内容上比较,云冈石窟与克孜尔石窟更接近一些,与敦煌莫高窟则有较大的差别。
大小乘佛教都将释迦牟尼一生事迹分为八个阶段,称为“八相成道”。大乘佛教的“八相成道”是:下天、入胎、住胎、出家、成道、转轮、入灭。小乘佛教“八相成道”是:下天、入胎、降生、出家、降魔、成道、转轮、涅槃。“在八相成道”之中,小乘佛教注重降魔一节,克孜尔石窟与云冈石窟都有降魔一节,而莫高窟则没有降魔之内容。
在佛教历史上,克孜尔石窟所在古龟兹地区,就属于小乘佛教的流行区,从这一点上看,云冈石窟也许和小乘佛教有某种关联。云冈石窟受犍陀罗风格影响很深,而犍陀罗一带主要流行佛教的小乘学说,而且犍陀罗艺术中佛传主题很多。大概在云冈石窟建造过程中,小乘佛教的思想起过一定的关键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