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传统的四大古都,大家都知道是北京、西安、南京和洛阳,其中前三大城市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首都北京,从元朝开始,延续到明、清两代,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和南京作为国家副省级城市,各自省份的省会城市,也都是所在区域的中心。
就是洛阳的位置有些尴尬,作为曾经的十三朝古都,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建都时间长达年之久,尤其是在盛唐武周时期,洛阳和长安一样,是享有世界地位的“神都”。而且要论历史建都政权数量,在洛阳曾经建都的政权达22个,居四大古都之首。
从宋朝之后,随着陆上丝绸之路渐渐衰败,长安与洛阳也随之没落,尤其是洛阳,风头逐渐陆续被周边的开封、郑州超越,不过如今的洛阳也是省内仅次于郑州的第二大城市,人口多万,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是河南经济正在重点打造的新增长极。
在洛阳城南十公里开外,还藏着一个世界级的顶级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整片石窟处于东香山、西龙门山两山之间,面朝伊水,它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而且和这两大石窟相比,龙门石窟无论是从窟龛数量,还是造像数量上,都是规模最大的,堪称“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公元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由此开始了龙门石窟几百年的开凿期,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直至隋唐、北宋时期,前后延续多年之久,是我国开凿累计时间最长的石窟。密密麻麻的石窟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约米,现存窟龛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多块,佛塔60多座,数量均为我国之最。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整个龙门石窟其中80%的造像诞生于唐代,尤其是奉先寺,是所有石窟中最大的一个,寺依山开凿,长41米,宽36米。里面坐落着9个相貌、气质各异的佛教神像。尤其是坐于正中位置的主佛卢舍那,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仅耳朵的长度就有1.9米。只见大佛双眼如一泓秋水,深情而宁静地俯视芸芸众生。而据说,卢舍那大佛的面容是按照一代女皇武则天真容塑造的。
公元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武媚娘和其他妃嫔一样被迫落发长安感业寺出家为尼,后被一直藕断丝连的太宗之子李治接回皇宫宠幸。武则天在被立为皇后之后,立即大兴工程,在龙门开窟凿像。唐高宗后期,武则天逐渐掌握朝政实权,更是大兴土木造窟。
公元年,卢舍那大佛开工建凿,武则天为工程捐了两万贯脂粉钱。三年之后的公元年,大佛横空出世。传说,唐高宗上元年除夕,时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则天亲自率领文武朝臣驾临龙门,参加主佛卢舍那的开光仪式,而此时朝中大权早已落在武则天一人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