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云冈石窟的第九窟和第十窟,也是一组双窟。前后室结构,汉式殿堂布局。窟门前有楹柱。有点帕尼尼神庙的感觉。面各三间。柱雕千佛,柱基雕刻,狮,象,蔚为壮观。
这两窟,也属于重点保护对象,进去不允许拍照,所以,没能留下珍贵的照片,只能在门外,拉进镜头拍一下。第九窟和第十窟的窟门,是仿中国传统广殿式建筑。窟内佛像依稀可见,而且,佛像身上的彩绘,还很清晰。
两侧对称式布局,中西合璧,具有浓重的装饰意味。窟内四壁,分层布局,造像题材大多出自《法华经》,窟顶分格状,格内雕团莲和飞天。八夜叉,体型健硕,力举万斤。后室北壁,主像雕释迦摩,东西两壁个一菩萨。当然,这些只能等你亲自进窟观看,这里,只能简单描述。
这是第十一窟,接引佛洞,第十二窟,俗称音乐库,第十三窟,文殊菩萨洞。三窟为一组。现在都是谢绝参观,大门紧闭。
据史料记载,十一窟,窟内中心塔柱上下两层,样式简朴,下层四面均一立佛,正面立佛两侧菩萨,细颈瘦腰,神态温雅,为辽代鎏金。西壁屋形大坎内七立佛,波状发式,面型丰润,形体高大,佛衣飘逸。
这是第十二窟,俗称音乐窟,前后室窟。窟口列楹柱,前室北壁最上层为天宫乐师十四,分别演奏,吹指,击鼓,排箫,琵琶,横笛,琴,五弦,腰鼓等乐器。门楣上一组舞妓,动作连贯,气韵奔放。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该窟内乐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以及乐队的组合形式,集中体现了北魏宫廷乐队的风貌。欢迎你现场观摩吧。
第十三窟,穹形窟顶,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高13米,头戴宝珠,颈部戴项圈及璎珞。胸配蛇纹,双手念珠,特别壮观。九至十三窟,俗称,五华洞。这组洞窟,营造于北魏孝文时代,石窟造像汉风转浓,具有简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