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南丽江)12月14日,由山西博物院、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汉唐墓葬壁画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省城太原举办。来自意大利、日本及国内河北、陕西、宁夏、甘肃、河南、山西等地文博单位和高校的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墓葬壁画最新研究进展、学术成果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12月12日,“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自开展以来,盛况空前,连续几日预约参观的人数都直逼上限。与此同时,这场展览也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刷屏了,大家“奔走相告”,足见其火爆程度。汉唐墓葬壁画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展览的学术性。硏讨会开幕式上,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致辞,他指出,在北朝墓葬壁画的保护研究上,山西虽然一直在努力,但是这么丰富、珍贵的历史、艺术史资料,仅靠山西学者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相关专家、学者来和山西一起保护研究,以不断丰富北朝墓葬壁画的学术研究和保护、展示成果。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就墓葬壁画艺术、学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贺西林以《汉唐烈女图的谱系》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图绘列女事迹肇自西汉,刘向始开端绪。两晋南北朝列女图创作兴旺,虽依据前代画稿或范本,但并非完全照抄,部分融入了当代因素。隋唐画家已不热衷于创作这一题材,但并未消失;云冈石窟研究院研究员王雁卿的发言内容为《沙岭北魏壁画墓漆画札记》,她给大家展示了近年来所辨识的大同沙岭北魏7号墓壁画的细节内容,包括铭记、酿酒、步摇帽、联臂踏歌等画面;山西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安瑞军在《九原岗壁画墓雷公形象发微》中,以九原岗壁画墓中的雷公形象为切入点,探讨北朝时期文化、艺术上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同时在此基础上梳理雷公形象的演变;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徐光辉以《北朝墓葬绘画所见宗教信仰》为题,将北朝墓葬绘画中的宗教信仰分为三个类型来加以考察,包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因素、外来佛教文化和多种宗教因素并存;意大利专家康马泰就北朝墓葬壁画中的联珠纹神兽,提出北齐墓葬壁画中复合神兽的起源并不一定是西方,相反可能来自中土艺术,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庆捷在学术总结中说,这次研讨会成果丰硕,参会者提交了很多新的考古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提出很多古代壁画研究的新证据、新观点,进一步推动了图像证史、图像补史工作,而且涌现出一批敢于、善于提出新观点的中青年学者,使汉唐墓葬壁画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