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8/7
社群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3830-1.html
社群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3830-1.html

张骞出使西域图莫高窟第窟

两千多年前

张骞从汉武帝手中

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

当他转身的那一刻开始

这段历史就注定被载入史册

繁盛的丝绸之路由此而生

而河西走廊也至此

走入中国人的视野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国家地理

这样描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交通要道

也是景观大道

戈壁沙滩

丹霞雅丹

雪山草原

除了海洋

汇集所有的地貌

1

何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地处黄河以西

东起乌鞘岭

西至玉门关

祁连山在南侧

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

因形似走廊

被称为河西走廊

请横屏观看图片

图片来源:星球研究所

毫不夸张的说

没有河西走廊

就没有丝绸之路

这条由祁连山和蒙古高原包夹形成的走廊

连通着黄河流域和西域

历代都是中央帝国、北方游牧帝国

和西域势力争夺的焦点

谁控制了河西走廊

就能握住另两个竞争对手的命脉

在东亚大陆西部的地缘竞争中占据主动

西汉文景之治时期

汉武帝欲压制匈奴

却对西域一无所知

张骞挺身而出

开启西域探险之旅

两次被俘

一去13年

张骞历尽千辛万苦

为大汉帝国带回来了大量

关于西域的第一手资料

史称“凿空”

为之后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马踏匈奴雕塑

公元前年

年仅19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

率轻骑直捣河西走廊

击溃匈奴

河西之战胜利

河西走廊纳入汉朝版图

西汉通往西域的通道被打通

丝绸之路开始形成

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先后设立河西四郡

即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敦煌、嘉峪关一带

河西走廊的文化遗产品类极其丰富

艺术成就极高

文物价值突出

简牍、彩陶、壁画、岩画、雕塑、古城遗址等

是一条典型的“文化长廊”

同时它也是佛教东传的要道

这里还留存了大量石窟群

武威天梯山石窟

张掖马蹄寺石窟

瓜州榆林窟

敦煌莫高窟等

大小石窟星罗棋布地点缀于走廊沿线

因此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

而这一切

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2

中国石窟鼻祖

天梯山石窟

公元年

东晋十六国时期

河西走廊东端的天梯山上

传来了不绝于耳的敲击声

崖壁上凉州僧侣们和众工匠

正如火如荼的开窟造像

率领众人的是一位年轻的僧人

北凉的国君沮渠蒙逊

令他在此建造一个大体量工程

并为其母造“丈六石像”

昙曜法师塑像

僧人名叫昙曜

是一个出色的佛教徒

同时也是杰出的建筑师

昙曜居住的凉州

便是今天河西走廊最东端的城市武威

天梯山在武威城南

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

得名

请横屏观看图片

天梯山石窟外景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

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

北朝、隋唐、西夏到明清相继营建

距今约有年历史

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更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因此在我国佛教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被后世喻为“石窟鼻祖”

大佛窟

大佛窟始建于唐代

高达近30米

是所有洞窟中最高最大的一个

洞窟顶部为穹窿式

天梯山石窟最早为北凉王沮渠蒙逊所开凿创建

北凉是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

或许洞窟的建筑形状受此影响

修复前的大佛窟

年勘察队在第13窟前合影

工作人员在测量第18窟

工作人员在测量天梯山石窟立面

菩萨面部塑像

洞窟顶部及正壁的泥层几乎全部脱落

只有左右两侧壁的上部还留有明代所绘的几铺壁画

右部侧壁绘有双鹿、白马、墨虎、菩提树

马背上经卷闪闪发光

另外还绘有牡丹花卉等

左部侧壁绘有大象、雄狮、鹿,大象

背部驮有熠熠发光的经卷

另外还绘有猛虎和树木花卉等

整个壁画笔触清新

形象逼真

3

为何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

公元年

师贤去世

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

改道人统为沙门统

继续主持造像工作

并在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

他只用短短几年(~年)

就完成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

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与代表作

这些宏大精美的雕塑

是雕塑家们智慧和艺术才华结晶

而凉州僧人及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

在佛教文化与石窟寺艺术方面

北凉与北魏是源流关系

北凉为源

北魏为流

请横屏观看图片

昙曜五窟全景

日本京都大学《云冈石窟》图版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之后所开凿

太和十八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

历经东魏和西魏

北齐直至明清

营建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群

包括巩义石窟在内的几座小石窟

其艺术风格

具有强烈的南朝文化与中原传统汉文化色彩

又有浓厚的北方文化因素

因此

天梯山石窟称为石窟之鼻祖是当之无愧

龙门石窟宾阳洞主尊佛

按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前凉升平十年(公元年),炳灵寺石窟号的题记是公元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迟一些,与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但这两个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响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称莫高窟和云冈、龙门,但北魏时期的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龙门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凉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专家们一致的看法是莫高窟虽为中国内地最早的石窟艺术开创地,但它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年北凉灭西凉之时算起。

敦煌莫高窟外景

10

11

综上所述

可以清楚地看到

中国石窟的影响过程应当是

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

从影响和源流关系上探索出中国石窟的一种发展脉络

真正影响中原石窟风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属

至此

中国石窟鼻祖

实至名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