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说文化,那什么才是文化呢?文化一词来自于《易经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记载:“经纬天地曰文”,全句的大义是:观察自然的现象与规律,来研究时序的变化;观察人的规律使其成为一种礼仪、社会秩序,也就是天垂象于人类社会。可见文化是从自然中而来,又是以人为出发点,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从未断流,备受世人瞩目。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无数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四大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造福于人民。而文化根植于人民这片沃土,也就有着不竭的生命源泉。
传统文化有着开放的胸怀,兼容并包的基因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国家。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差异大,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王朝不断更迭,不管是哪个政权上台,都要努力创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想要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就需要有普遍认同的共识。中华民族直到现在都没出现过种族斗争,或分裂为几个国家,就充分体现出突出其强大的包容性。
两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发西北边疆,在与匈奴的争夺地域中,促成了打通“丝绸之路”。这是一条物质交流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佛教也由传到东土,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除了本地域内的各民族,还有与边远游牧民族文化的融合,如匈奴族,鲜卑族等,使文化体系内又增加了游牧民族的基因。此外还有与外来的民族文化的融合,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各域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也在唐朝达到了鼎盛。
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现在社会物质空前丰富,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过于急切,有时甚至不择手段。而传统文化中强调“义利合一”,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给我们指出了应遵循的价值观。还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互相猜疑,传统文化则告诉我们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这与我们所提倡建立的社会诚信体系的愿望不谋而合。
民族复兴必然是文化的复兴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落实,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民族、各区域文化势必会相遇。彼时我们不会觉得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而是本然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在不断的提升,作为中华民族之灵魂的中华文化,祂的魅力也将会在新时代的国际舞台上再次绽放。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承接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精神家底,比任何人都自豪而富有。中华文化——这往圣的绝学,曾滋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也必将继续滋养造福于全人类。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