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山西石窟一般指云冈石窟,具体位置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侧,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作为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其洞窟座、石像尊还有约个小龛,在北魏兴安二年开始当时的皇族贵人主持修建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可能是因为建筑初期的设计又或者是因为三部分石窟的时间存在跨度,“东”部分主要是围绕“佛塔”建筑为主,而“中”部则是有石窟最大的窟群,最后“西”部分则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这样整个石窟融合统一才有了气势宏伟依山而成的“云冈石窟”。
三个时期
整个云冈石窟也分为三期,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时期和建筑者属性进行了区分和融合,比如早期的主要是著名的高僧昙曜和他开启的昙曜五窟,这也是整个石窟的雏形,到了中期是北魏最为稳定繁盛的时期,也就是孝文时代网罗了全国的建筑高手,这个时期也是云冈石窟比较昌盛的时期,再后来的后期风格则是以北魏迁都洛阳后的特点为主,集中在建筑风格文化融合上面了。
历史沿革
从北魏开始云冈石窟历史沿革绵长经过不同年代更迭和当时的文化发展不同有凋零也有兴盛特别是在唐朝和明朝出现了停滞和破坏直到了近代新中国建立以后对石窟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
意义深远
“云冈石窟”的传承和保护在中国的历史科研、佛文化、艺术传承三方面的意义都是非凡的,特别是这里的建筑风格第一次把西方石窟建筑风格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也可以看出佛教文化更加“中国化。”石窟于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