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这个地儿——山西,还真适合出不去的时候,先备着种种草。因为她的地域特征太鲜明了,在去过的人眼里,毁誉参半。
喜欢的人,大爱它厚重的历史感、飒爽的边塞风、独一无二的佛教石窟和名山,劲道爽口的面食......
图片来源于马蜂窝
越林帆图片来源于马蜂窝
越林帆图片来源于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山西,如果做好功课玩对了,是个真旅行宝藏之地!
山西,被黄河的“几”字弯托住,太行、吕梁两大山脉横亘南北,汾河穿行而过,大同、太原、晋中等城镇就在两山之间的盆地上繁衍。
大同:北国风光
从北向南,来山西的第一站,我选了大同,身为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明清边防重镇,帝王将相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如果说敦煌石窟重点看壁画,那么堪称石窟中的战斗机的云冈石窟,重点就在石刻上。历时60多年,工匠们在岩壁上凿了多个窟,雕琢了多件佛像,最高的有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
图片来源于马蜂窝
溪淼早期的昙曜五窟里的主佛像,据推测是以北魏拓跋家的五位皇帝为原型建造的,他们既有佛祖的睿智,又有君王的威严,几乎就是东方版君权神授的缩影。而且云冈石窟的早期造像,还融合了波斯、印度等地的独特艺术风格,在中国的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非常“洋气”。
图片来源于马蜂窝
溪淼中期的石窟佛像,就更加华丽多彩,尤其是著名的音乐窟,所刻的人物手弹琵琶、吹着排箫,表达了人们富足安乐的生活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路
这些石窟,历经千年风化,有的已经面目模糊。阿肉觉得,如果穿越时空不可能,面对穿越时间流传下来的宝藏,凝视就是对话,现在能近距离看到他们真属一种幸运。
图片来源于马蜂窝
羅力夫Herman图片来源于马蜂窝
羅力夫Herman云冈石窟还没修建完,北魏孝文帝就迁都到了洛阳,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龙门石窟。迁都是北魏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推行汉化的重要举动,另外,建明堂也是汉化的成果。南北朝民歌木兰辞里“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遗址,也在大同。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4大明堂之一,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目前看到的建筑是在原址上修复的,内有博物馆。
图片来自马蜂窝
羅力夫Herman图片来自马蜂窝
羅力夫Herman我们沿着时间线,再往后走五百多年,来到辽金时代。后晋皇帝把这块兵家必争之地送给辽,契丹人立刻把云中(大同)定为陪都,作为进攻中原的战略要地。辽国皇家和贵族也信奉佛教,很快就着手修建了华严寺。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汉族的宫殿寺庙,都是坐北朝南,而华严寺非常奇特,它是坐西朝东。契丹人崇拜太阳,认为他们拥有的一切都是太阳给的,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东向而拜。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薄伽:梵语音译,世尊的意思),都是辽时期的古建。门票75,冲着它的名气和佛教地方,也应该来一次。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华严寺里到处都是国宝,能看建筑、壁画、木雕,还有泥塑和铜人惊艳所有人!这些千姿百态的塑像中,有一座露齿菩萨,就击中了郭沫若和郑振铎的审美,称她为“东方维纳斯”!
图片来自马蜂窝
羅力夫Herman除了修建华严寺,据说辽国的萧太后家族,为了彰显家族荣耀,修建了与巴黎埃菲尔铁塔齐名的应县木塔。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虽然低调,但你知道这座木塔有多神奇吗?塔为纯木结构,没有用一颗钉子,仅靠坚固的地基、稳定的建筑布局,虽然经历炮火、地震,却实现了多年屹立不倒的奇迹!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其中,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斗拱,发挥了重要作用。木塔共使用斗拱54种、朵,为现存古建筑之最,堪称“斗拱博物馆”!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难怪梁思成在见到木塔后,被惊讶的“半天喘不上一口气来”!直呼“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如果说应县木塔的奇迹,是了解后才懂。那悬空寺,就是看的到的震撼了!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悬空寺始建于北魏,现在保留下来的大部分是清代修建的。全寺是木质框架式结构,最值得惊叹的是它依靠榫接结构,嵌入崖内而不倒。支撑它的,绝不是竖着的几根木头,而是与岩壁垂直打入半米多深的木头排成一个基座,托住上面的建筑。只想感叹中国人太牛了!
图片来自马蜂窝
孙一一刘二二走上悬空寺,真正感觉如临深渊、心跳加速!
图片来自马蜂窝
孙一一刘二二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来到这里,我不自觉地开始脑补《笑傲江湖》了呢。
一半佛国一半山
从大同出来往南,到五台山。
图片来自马蜂窝
江湖再见五台山自魏晋时期,便是佛教名山之一。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的历代营建,保存了数十座历代寺庙,以及大量的佛塔、经幢、塑像,吸引了大量信众和香客。
图片来自马蜂窝
江湖再见在惨遭北魏和唐的两次皇帝灭佛运动之后,五台山的大量古建被毁。20世纪初,日本学者断言,看唐朝建筑只能去日本。梁思成和林徽因多次来山西探访,找到了位于五台山的佛光寺,看到佛光寺的东大殿出檐深远、斗拱硕大、屋顶高大,用材粗犷健硕,完整地保存了唐代木建筑的特点,一眼便断定这是一座比以前所见都古老的建筑。
图片来源于网路
身着旗袍的林徽因在测量经幢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殿前石幢和殿内横梁的纪年及刻字,直接证明了佛光寺东大殿建于晚唐时期。后来,人们还在门板上发现了唐代游客的题记,说明佛光寺的门板仍然是唐代原物。如今,佛光寺仍屹立在五台山,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遗存。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佛光寺东大殿被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离开佛光寺,沿着乡道蜿蜒一小时,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庙出现在群山青翠之中,这是比佛光寺还要早75年的南禅寺。梁思成和林徽因当时没有发现它,到了五十年代,文物工作者才发现这座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这座寺庙虽小,造型简约大气,盛唐气象,可见一斑。
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图片来自马蜂窝
迷帆米饭君现存唐朝遗留下来的3座木构建筑,都在山西。
要看唐风木构,何必远去日本,山西比比皆是!
平遥古城
看完北魏、辽金、唐朝的风物。去看看保存了明清时候基本格局的平遥古城。
图片来自马蜂窝
落小傲图片来自马蜂窝
落小傲平遥古城有多年的历史。和满地开花的真假古城相比,平遥,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一起,是官方盖章的“四大古城”,以整座城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来自马蜂窝
落小傲去过平遥,就能分辨出真古城和仿建。选一个淡季时候,沿着古城的街巷走走,你能看到石头门槛、高大木门里的寻常人家,街上晒太阳的猫儿狗儿,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才使得平遥成为一座有古时味道却鲜活的小城。
图片来自马蜂窝
ZL平遥古城里看城墙、街道、镖局、文庙,你大概能了解一百年前,一个繁荣县城的样子。如果要深入到民居,去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看看。乔家大院由6个大院、几十个小院组成,呈双喜字,所谓高门大户,看到这里就懂了!
图片来自马蜂窝
江湖再见陈建斌蒋勤勤的《乔家大院》同名剧,演绎出了当年晋商为了生存,从此出发路经杀虎口到达包头甚至沙俄地区做交易的故事,晋商汇通天下,有胆有识,可歌可泣。
乔家大院,还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取景地。高门大院里紧凑的房屋布局,一排红灯笼悬挂屋檐下,也只有这里能拍出来那种封建的逼仄感。
图片来自马蜂窝
江湖再见图片来自马蜂窝
羅力夫Herman面食
山西的吃,绕不开面食!排C位的当然是刀削面。和重庆小面、苏州的奥灶面相比,刀削面的精华在面劲道的口感上,而且是吃到碗底儿都有嚼劲的那种。一碗正宗的刀削面,面条呈均匀的棱形:两边薄中间稍厚,浇上肉臊子,撒上香菜提鲜,再加上几块豆干、一个卤蛋、一个狮子头,一碗面下肚,熨帖舒坦!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稍。”
对刀削面的描写,太像武侠小说了,不过,做面的师傅,的确个个身怀绝技!
山西人的日常是,刀削面到面馆去吃,家里各种手擀面、豆角焖面,加上几瓣腊八蒜,阿肉一顿能吃一大碗。
山西还有不少杂粮粗粮面食:莜面栲栳栳、搓鱼鱼、蘸尖尖,猫耳朵,冲着这可爱的名字,我都要按头你去吃一遍。
除了碳水,家常菜过油肉、咸香的兔头基本是小馆子也不会踩雷的菜。
文博界有句话: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山西的古建筑,或藏于远山之中,或静立闹市一旁,如美人迟暮,待欣赏她衰老容颜的过客,在这里看到时间,看到故事。
而小人物的哀乐,或许还能从山西导演贾樟柯的《站台》、《小武》、《江湖儿女》的取景地寻到一丝踪迹。
平遥《站台》里的电影院
改革开放后,山西丰富的煤炭,又让她在中国经济高歌猛进的时候,留下了灰头土脸又财大气粗的刻板印象。而今天,去了大同的人,都不得不感叹,大同蓝已经取代了煤都,塞北天高云淡、长风当空的景色,又回来了。
图片来自马蜂窝
狗狗大同新建的图书馆、大剧院,现代艺术感满满,成为年轻一代的网红打卡地。
图片来自马蜂窝
小镜子图片来自马蜂窝
esatward山西的普通人,就在这块皇天后土之上,乐呵呵地生活,不论城市如何变化,至少还有一碗刀削面可以抚胃。
山西有她独一份的魅力,对于古建文史爱好者、面食控,寻找一座座小城独特味道的人,都非常值得去一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