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旅
这个古老而低调的城市——大同,如果不去看看历史,真不知道她原来是“北魏帝都”、“辽金京华”,也不知道她原来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
随着大同的面纱逐步揭开,从北魏时期雄伟的云冈石窟,到神秘悬空寺的佛道儒者,由辽代佛宫寺木塔到今天光辉灿烂的道教名山恒山,
这个“塞外之城”将多民族文化融合在自己的血脉中,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违和感的大同。
这次大同之行,不在我们的计划之内,不过也是在情理之中。
大同与内蒙古接壤,距呼和浩特市约3小时车程,由于从呼伦贝尔大草原返回需经过呼和浩特市转机,所以在途中无聊地刷着攻略,突然,大同这座文化古城映入我的眼帘。
经过一番的了解,我们决定前去大同看看一个我既陌生又不熟悉的城市。
大同古城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同古城也不例外。
钟是位于古城正南面的大门,这里被四面的城墙包围,在其中,突然间有一种回到古代的穿越感。山西自古就是中原必争之地,在日本侵略和国共内战的洗礼下,山西的古城变得多姿多彩。
这两座城墙都已修复,但仍能感觉到它的历史。
看着鳞次栉比的房屋,我们在石板路上漫步,感受着这里的文化和美食。
突然间,我们停在了凤临阁的餐厅门口,这座建筑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加上精美的雕刻和雕塑,展现在各种建筑和环境之中,将历史、建筑、民间民俗与饮食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凤临阁文化”。
选好服务生带我们进了房间,等了好长时间,食物还没有上桌,但是作为一个南方人,我吃得并不习惯,不过真的很精致,很有大同的特色。
悬空寺
到了悬空寺的停车场,远远地可以看见悬崖上的一个寺庙。请听导游介绍,这是一座独特的佛寺,佛寺由12根柱子支撑着悬在半山腰上,因此得名悬空寺,至于古代工具如此落后,庙宇是如何建造的,这是古人的智慧,至今没有人知道。
向导说完后,我们就冲在人来人往的路上匆匆忙忙地往上冲,毕竟走不了回头路,一些狭窄的地方只能一个人通过。
顺利攀登寺庙高处,俯视之下,真是如临深渊,难道只有12根柱子就可以支撑起这么多人?就不怕会跌倒?还没有反应过来,导游就催着我们向前走,有人上来了。
整座庙宇参观大约20多分钟,尽管时间不长,但是毕竟到了这里才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成果,也就心满意足了。
恒山
作为我国五岳之一的恒山,以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导游对我们说:恒山是世界上道教的主流全真派,有很多帝王著名的将军都在此争斗过。
恒山的山很大,延绵整个华中地区,我们这次主要是到恒山的北山峰,这里上山主要有两条路,一是缆车上山,另一条是11路为了节省时间,加上太阳实在太大,我们只好选缆车。
恒山山峰在米以上缆车到达需要多久10分钟多分钟。登上主峰,确实有一种高高在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拍照录像是旅行中必不可少的动作。
爬山累了,美照拍完了,也是时候该结束恒山之行了,今天的行程满满,我们还得继续整理好心情,下个景点见。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又称释迦塔,建于辽清宁时期,在金明昌增修了六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世界唯一的木造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木塔楼是一个平面八角形的建筑,塔的每一面都是用木头做的,有4根大柱支撑着,据说经历了大地震,遭受了炮击,依然完好。真佩服古人的智慧,佩服中华民族的智慧。
木塔楼底门对面有一座高大的如来佛像,立在莲台上。这八个力士扛着莲花台,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
导游解释说,这八位力士都是驻守八方的护法天神,趁着如来古佛外出讲经说法,汇集一处,放下凡尘。原来,三山五岳、五湖四海、都是像棋子一样排列着的,因此有“星罗棋布”的说法。
云冈石窟
最后一站是新三国演义魏国宫廷取景地之一,小学语文课本封面云冈石窟。
要去云冈石窟之前,首先得经过灵岩寺,它位于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湖心岛中央
我们走过张灯结彩的昙曜广场,经过七孔桥上高耸的的灵岩山门。
全家三进,除山门外,有中殿"千佛殿"、后殿"大雄宝殿"。
庙宇四周四角林立,六间楼阁错落有致,回廊弯弯曲曲,典型的“一斗三星人字拱”风格与之相呼应,使得这座始建于北魏时期的古建筑群格外引人注目。
此情此景,当然要来拍照一番,毕竟美景一定得要配佳人。
云冈石窟的大门口是一幢三层楼的楼房,站在门口可以看到上面的石窟损毁有点严重。
由于来到这里已经是5点多,其它展洞已经关闭,只能参观1和3号洞。这里都会配有讲解员,每来一批游客,讲解员都会带着大家走一遍,说一遍这里发生的故事。
看着那些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那么多的彩样,那么多的佛像,千人千面,这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呀?看来中国除了长城,还有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人间遗迹。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水有多深。路在脚下,只有走过了才知道。大同这城市,历史文化浓郁,值得到此深游。
太阳西下,红霞染红了一片天空,站在城墙下看着这部凝聚着几千年历史的城墙,思绪万千。大同,真的不虚此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