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这座石窟不一般,被评为世界级文化遗产,5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9/22

这座石窟就是被认为山西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的云岗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个,雕刻面积达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多个,大小造像余尊。

云冈石窟历史悠久,它历经年的沧桑,因为自古至今石窟区所处的地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所以它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是,正事这些残缺,使得云冈石窟有了更加浓厚的历史韵味。对于这笔珍贵的文化财富,历史上人们对云冈石窟开展过不同方式的保护与修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冈石窟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维修保护,使得石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云岗石窟的旅游价值很高,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年5月8日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遗产价值也很高,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石窟之中的石像,不论大小,不论主次,都蕴含着当时人们对心中神佛的尊崇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望。这种穿越千年的虔诚,虽历经岁月的沧桑和破损,依然让人感受强烈,云冈石窟作为世界的文化瑰宝,佛教殿堂,人文景观,教育基地,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云冈石窟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精美的佛像,听到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故事;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同时也能了解我国北魏时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