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北魏已由平城(大同)迁都洛阳,大多是民间所营造,褪去皇家色彩,多了人间烟火气。因为早中期是皇家营造,多注重政治色彩,晚期才真正体现了佛教对人的关怀。造像风格上,不仅延续了褒衣博带式的汉化,更是从雍容贵气变化到清秀俊逸之风,史称:秀骨清像。笔者在苏州长篇游记中《君到姑苏》中提到,正是出自吴地苏州的陆探微,引领了“秀骨清像”之风。这一期特点1大型窟减少了,中小窟龛增加,流行塔洞、千佛洞、四壁重龛、四壁三龛2.褒衣博带+秀骨清像3、窟外崖面出现券面和力士,雕饰繁复4.释迦多宝对坐与弥勒并列,5开凿主体由皇家改为中下层
削肩细颈,几乎是南方玄谈文人及上层人士之风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