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加快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建设,构建及基础建设、研发制造、销售服务、通航应用、通航会展、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业发展格局,建设通航强省,结合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现状,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山西省“十四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山西省“十四五”时期通用航空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合行动指南。
《规划》指出,“十三五”以来,山西省“一干六支”运输机场均已具备通航业务开展条件。建成太原尧城、大同南六庄、长治沙家庄3个通用机场,芮城通用机场开工建设,阳高、繁峙、灵丘、万荣等通用机场立项获批。建成航空飞行营地9个、校园航空飞行营地4个。建成山西通航运控中心一期,具备A类飞行服务站保障能力。尧城机场、大同南六庄机场实现本场空域常态化飞行,飞行计划缩短到提前1天申报,通航飞行更加便捷。
太原、大同、长治等通航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初步形成省内三大通航产业集聚区。累计开通8条短途运输航线,成为我国单位国土面积短途运输航线密度最高的省份,尧城机场成为国内短途旅客运输量增速最快的通用机场。发展低空游览、空中摄影、空中娱乐等旅游业务,在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介休绵山、太原晋阳湖、大同古城等重点区域实现常态化运行,打造“空中看山西”旅游品牌。「低空行研」特将《规划》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八个一”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到年,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实现“八个一”:引育一批高端创新人才,构建一种通航运营新模式,探索一系列通航新业态,形成一批航空材料优势产业,打造一批通航制造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产业集聚地,获批一个国家级平台基地,经济规模达一百亿元以上,通航强省初现雏形。
通航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梯度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更加完善。通航产业高端领军人才达到20名,专业技术人才达到名。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达到35个,力争形成8个以上省部级创新平台(含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实现核心产品关键技术突破,逐步形成自主供给的能力。
通航保障能力稳步提升。通用机场和航空飞行营地分别达到20个以上,直升机起医院、重点林区、重点景区,形成覆盖全省、级配合理的通用机场网络布局。低空飞行服务站建成3个,通航飞行报批流程更加便捷。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申报成功。
通航市场业态更加完善。短途运输航线达到16条以上,低空旅游项目达到26个以上,航空体育、人工影响天气等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通航+”、“+通航”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航空应急救援、航空医疗救护、警务航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省内通航飞行员达到人以上,通用航空飞行量达到6万小时以上。
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引进19个国内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龙头企业,形成5个以上产业集群(含通航产业园区和通航小镇)。取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的企业达到们家以上,力争实现2-3家本地通航企业上市。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达到百亿元以上。
■实施创新驱动引领,打造通航核心竞争力
《规划》提出加强通航科研环境、通航科研体系、通航科研能力等三方面的建设任务,其中包括培育通航科研氛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各类创新主体作用、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规划》明确创新平台、人才团队、创新工程三项重点任务。
创新平台:重点培育组建通用航空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未来飞行器技术创新中心、直升机技术创新中心、通航动力技术创新中心、工业级无人机工程技术中心、通用航空器关键零部件工程技术中心、特定场景无人机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或创新联合体,力争筹建通用航空山西省实验室,争取申报成功1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人才团队:引进培育领军人才⒛名、专业技术人才名,构建通用航空领域科技人才库,聘用通航类企业导师名,培养通航类高校毕业生0名以上,培育建设通用航空器、工业级无人机研发以及智慧运营等关键领域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5个。
创新工程:重点支持通航动力、通用航空器、直升机、工业级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等关键技术研发的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特定应用场景无人机技术、低空目视航图、高端碳纤维材料、区域低空飞行目标动态监视技术等领域的重点研发计划。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通航发展基础
《规划》提出,完善通航机场网络布局,建设同行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同行服务保障能力。明确了运输机场、通用机场、航空飞行营地、直升机起降点、无人机试飞基地、飞行保障基础设施等6类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
■培育壮大通航市场,扩大通航应用场景
丰富通用航空消费市场,持续强化短途运输、全面推广低空旅游、繁荣发展航空运动、大力发展通航物流、推进通航融合发展。
建设通用航空公共服务网络,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建立航空医疗救护体系、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强化特色通航作业。
扩大通用航空社会影响,集聚丰富航空展会、注重开展通航教育、宣传推广通航文化。
■突出产业优势特色,壮大通航产业集群
创新产业集聚载体,建设特色产业园区、通航消费集聚区。
提升产业链条韧性,包括航空原材料制造、新能源动力研发、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中高端无人机产品研发制造、零部件研发制造、飞机维修与改装等方面。
培育壮大通航企业,打造通航优势企业、培育通航中小企业。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通航产业蓬勃发展
《规划》提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关键领域改革,规范通航市场环境,完善相关规范标准。其中包括,调整优化空域航线,编制《山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方案》,探索开展山西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统筹空域需求,科学规划沿黄河、长城、太行等地区以及重点城市、景区的低空空域,划设低空目视飞行航图,建立覆盖全省的低空飞行服务站,调整航路航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简化省域内飞行任务申报和审批流程,适当调整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责任分配,提高低空空域管理使用效率。优化通用机场审批流程,压缩通用机场审批时限,加快通用机场及其他通航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航空飞行营地升级转化通用机场办法。鼓励相关企业申请开展新业态试点,持续拓展通用航空服务领域。
■《规划》还从健全组织领导、强化评估检查、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其中包括,成立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协会,为通用航空政策制定、产业布局、重大项目论证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设立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基金。持续开展招商引资,促进通航产业项目签约,强化已签约项目落地和跟踪服务。
往期推荐
海南大力发展航空运动,塑造航空运动赛事品牌,建设航空飞行营地
吉林13项规划齐发,谋划新建超20个通用机场,壮大通用航空产业
江西吉安探索低空经济试验区改革
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开工;河南加强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低空早报
海南空中游览人数占全国70%;江苏5千万补贴植保无人机|低空早报
信息来源:山西省发展改革委网站。本平台致力于低空经济信息分享交流。编辑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低空行研,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