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哪家强?云冈石窟当仁不让!中国有着最著名的四所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单单这样评价云冈石窟,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有些偏激。
但这种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比如虽然云冈石窟始建时间,在四个石窟中排名垫底,但是却被专家成为中国石窟文化的精品,对其它石窟的后续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及借鉴,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
其次,云冈石窟当时建造时,其建造资金达到了北魏时期全国税收的三分之二。还有一点,那就是云冈石窟是北魏皇家所建。今天我将用镜头带领大家走进云冈石窟,看看那些虽经历了多年历史却依然衣着鲜艳的佛像。或许没有来过大同云冈石窟的朋友会不解,经历千年风雨,佛像怎么还会衣着鲜艳?
在此我做一个小小的说明,云冈很多石窟大多暴露在室外,经过长时间的风蚀,颜色早消失或极为淡化,但是,在几个洞窟中,由于保护得当,因此佛像依然衣着光鲜,保持着基本原始的样子。这次来到云冈石窟,得到了当地部门拍摄的允许,我们才有幸一饱眼福。
说道云冈石窟,似乎它的名气,比它的所在地名气还要大些。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读过关于云冈石窟的课文,虽然时间过了几十年,课文删删减减,但是云冈石窟文章直到现在,还依然执着的出现在学生的教材里。这足以表明,云冈石窟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巅峰的代表性。我觉得,更执着的应该北魏文成帝莫属了,足足六十年,除了打仗就是做石窟,真应了那句话“玩石窟我是认真的”。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石窟东西走向,依山开凿,绵延一公里有余。最主要的洞窟45个,各类雕像5多尊,是现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时期,工程一直延续到年孝明帝,修建了六十多年。后续,唐代、辽金、元代、明代和清代都有修建或重建,才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规模。那为什么北魏时期,修建了六十年就结束了呢?原因有二,其一修建云冈石窟太劳民伤财,前文提到,云冈石窟是作为皇家工程修建的,为此也是举全国之力,据记载,北魏为了修建云冈石窟,每年花费北魏全年税收的三分之二。
别看北魏从建立到灭亡只有近年的历史,但因骁勇善战也颇有建树,比如征服后燕、攻打南朝、攻克北燕等等。但到了后期,由于北魏朝廷腐败,加之各地农民起义,税收锐减,一句话,就是没钱了,停建石窟也在情理之中。
云冈石窟的建造在北魏后的各个时期都有涉及,但大体上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石刻称为昙曜五窟,也就是现在的16-18窟。中期石窟可以说才是云冈石窟最鼎盛的阶段,这时孝文帝时期的北魏最稳定,最兴盛,最有钱。最漂亮的1-13窟都是此时期的作品。保存最好的彩色佛像就在带有窟檐的石窟内,这里相对阴暗,不见阳光,因此佛像颜色得以保留。
这些石窟里有座佛像、弥勒像、释迦摩尼像等等,基本上都是反映佛教故事或佛经典故的。最有意思的石窟里面还有乐伎、舞伎塑像,简单的说就是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她们有的手持弦管乐器,有的持打击乐器,还有箜篌等古典乐器,组成了庞大的乐队,为旁边翩翩起舞的舞伎配乐。
说道这里,就要提到云冈石窟当地广泛流传的一个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片黄土高原原来是一个巨大的沙丘,说来也奇怪,凡是从这座沙丘经过的人,总能听到仙乐飘飘的声音。于是出于好奇,有的村民就想挖开沙堆看看究竟,但是无论怎么挖也是一无所获。
一天一个叫做周武的小羊倌在此放养,忽听见有人说话:“我们要出去,你快躲一躲!”吓得周武跑了很远,正当小羊倌想歇口气之时,突听后面“轰隆”一声,周武回头观看,只见一座宏伟的庙宇出现在眼前,庙宇被云雾缭绕,布市还传来鼓乐声、琴瑟声。周武好奇的走近寺庙,突然音乐戛然而止,寺庙里除了周武其它人全部变成了镶嵌在岩壁上的石人。这个传说惊悚吧?我要是周武,我肯定不过去,传说您只当听个热闹。
您看到云冈石窟彩色佛像,知道为什么虽经历多年仍然色泽艳丽吗?首先这里的佛像受到外面窟檐的保护,没有受到风吹雨淋,没有受到阳光直射。
其实最主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颜料。总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发达成熟,我们日常使用的颜料基本上都是化学染剂,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颜色种类,但是不足之处就是不宜长期保留。古代彩塑或着色颜料都是矿物质的,比如朱砂、青金石、绿松石等等,因此可以保留很长的时间。
云冈石窟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艺术价值上,还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资料。云冈石窟犹如一本巨大的历史书,等待后人们去揭开它的秘密。或许有时间您能亲自看看云冈石窟,看看那些乐伎、舞伎,看看身着色彩艳丽,华美至极的佛像,我相信一定会在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