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天下大同,云冈石窟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6/4
北京痤疮网上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210111/8578691.html
佛教起源于印度,发扬于中国,石窟艺术是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我国古代有许多石窟艺术,最早的是修建于公元3世纪的龟兹克孜尔千佛洞,龟兹古国也是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这里的石窟建筑群,最大限度的呈现了印度佛教以及当时西域各国原本的模样,是一座连接各国古代文化的桥梁。遗憾的是这里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宗教战争,并且曾经被近代西方强盗的疯狂掠夺后,早已破败不堪。佛教继续由中国西部向内地传播,到了公元4世纪,北凉王命昙曜法师开凿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是第一个将印度佛家建筑艺术精华与中国国绘画和雕塑传统技法融合的佛家石窟建筑,反映了佛教思想逐渐汉化的过程。北魏灭北凉,迁都大同,众多僧侣前往敦煌和大同,促进了佛法传向中原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石窟艺术的发展。之前给大家介绍过了敦煌石窟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明显能在一个石窟内看出佛教东进过程的经典之作。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这是昙曜为北魏的五位皇帝开凿的,具有质朴单纯的西域风格,但人物形象已经不是欧罗巴人种了,已经是北方少数民族男像,其中有一窟身披千佛袈裟,极为罕见。中期石窟的特色在于精雕细琢装饰华丽,显示出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晚期由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的大规模造像活动就停止了,只有小规模的民间活动,所以窟室规模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脱离了那种皇家的大气滂沱的造像特色,是中国北方民间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曹衣出水”的源起之作。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由于由民间自发开凿,更加突出地展现了非常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深入。云冈石窟是少有的,完成于一个朝代一个民族下的大型石窟建筑。

“十一”黄金周,同军旅户外搭乘阳光专列,赏中国最美秋色的同时,再去看看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一次专列体验自然与人文双重景观!

报名及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