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抛开和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八卦绯闻,你真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3/6/6

抛开和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八卦绯闻,你真的了解林徽因吗?

民国,是一个奇女子辈出的年代。

冷艳高贵的张爱玲,人淡如菊的杨绛,女权倡导者吕碧城…这些有才有貌的女子,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但和这些才女相比,林徽因三个字显得很特别,每当提起她,才华似乎不是重点,大部分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的“花边八卦”。

按民间流传的“八卦”来讲,林徽因这一生,情史确实很丰富,徐志摩为了她抛弃结发之妻,金岳霖为了她终身不娶,因为这些信息的传播,林徽因甚至被骂为“天下第一号绿茶婊”。

但当你真正去查阅一些资料,去了解她的一生,你会惊叹,她非但不是什么“绿茶婊”,还是一位自由独立、尽情绽放,拥有坚毅灵魂的女性。

1

作诗、写文都不是林徽因的最爱

林徽因是一位不可复制的才女,她自幼博览群书,小小年纪就能文能诗,按正常轨迹发展,林徽因应该会成为一位作家,一生烹文煮字。

但年,父亲林长民要去欧洲考擦,这位开明的父亲决定携女同行,其父在信中说:

“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务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琐事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

当时,年仅16岁的林徽因拿着父亲的信读了又读,心里高兴得仿佛有鲜花在盛开。

此次欧洲行,林长民带林徽因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的一些城市,正是这次欧洲之行,让林徽因领略了建筑的魅力。

后来,林徽因和梁思成经家人牵线而成为伴侣,当二人谈起以后所要学习的专业时,林徽因脱口而出:“我以后准备学建筑。”梁思成感到很意外,他一时无法把眼前清秀、文弱的林徽因和“建筑”联系起来。

尚未出过国的梁思成对建筑没有概念,于是,林徽因就给他谈起了她所知道的建筑,谈起了欧洲大陆那些“凝固的音乐”。

许多年之后,梁思成以开拓性的成就被公认为是中国建筑学界的权威专家,但每次谈起自己和建筑的渊源,他都会说:“我是受到徽因的影响,才决定学习建筑学。”

他说:“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都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融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科学。因为我喜欢绘画,所以也选择了建筑专业。”

文学和诗歌于林徽因而言,更像是一种爱好,而建筑学则是她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不过,林徽因的建筑学之路走的并不顺利,清华大学毕业后,当他们满怀期待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报道时,校方却告知他们:“为了便于学校的管理,建筑系只收男生,不收女生。学校的管理者认为,建筑系的学生经常须在有夜里作图画画,而一个女生深夜待在画室是很不合适的。”

林徽因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但这并没有改变她的初心,后来她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策略,改学“美术系”,同时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

林徽因看似娇弱,但其实她骨子里是一个很有主见、很理性的女生。这一生,无论是面对感情,还是对待事业,林徽因都时刻保持清醒,不会因为一时的感动或者一时的挫折而乱了方寸。

虽然早就立志要学习建筑,但林徽因在绘画、制图方面并没有什么基础,不过她可不是那种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娇小姐,她自幼聪慧,悟性极高,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使她对线与形的把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连老师都对她的这种能力十分欣赏。

转眼,四年留学生涯结束,林徽因和梁思成为了更好地研究建筑,学以致用,他们选择了毕业既回国。

之后无论是疾病缠身,还是处在战火纷飞的乱局中,他们夫妻二人对建筑事业的钻研都未曾停止过。

2

中国建筑学的开拓者

在民间流传的八卦绯闻中,林徽因是“太太餐厅”的主人,多年后,沙龙常客费正清回忆说:“林徽因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人总是围绕着她转。”

林徽因堪称中国第一批新女性,她16岁就随父环游欧洲,后又在欧洲留学四年,她是一个看过世界的女性,最要紧的是,长得也比较好看,且谈吐不凡,在和大家交流中,她总是有独特的见解,无论是世界大事,还是国内局势,她都能思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此女子,就是放到现代,也定会是众人追捧的对象。

但如果林徽因只是那种肤浅的、靠男性的追求和赞美来获得满足感的女性,她大可不必为了自己的心爱的事业而献出生命。

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面纱,来看看被误读的林徽因,为了建筑,都付出了什么吧。

年回国后,林梁来到东北大学成立建筑系。

当时的建筑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没有合适的教材,他们又不愿意照搬欧洲的教科书,为了在教学中将建筑学、美学、历史、绘画等相关知识融合到一起,工作量很是很庞大的。

那会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而自幼在南方长大的林徽因,又很不适应东北那漫长、寒冷的冬季,经常感冒,但学生的课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的,不管身体多么不适,她都照常上课、备课,因为得不到好的休息,她的感冒常常一拖就是好久,整个人看上去虚弱而疲惫。

转年,为了使原来许多停留在计划中的工作能够施展,林梁和朋友挂出了“梁、陈、董、蔡营造事务所”,事务所成立不久就开始运作,第一个就是为吉林大学设计校舍。

当时的林徽因已有孕在身,虽然身体不方便,但当梁思成着手对沈阳的古建筑进行考察测绘时,林徽因也随同前往。在北陵等地,她完全不像个孕妇,和梁思成爬高上低地拉着皮尺测量,做着记录绘着草图。

由于过于劳累,林徽因少时得过的肺病复发了,后来演变为肺结核(这在当时是绝症),医生嘱咐让她多加休息,但她哪里肯闲的住,总是不停地看书,就算在北京西郊静养期间,她看到那一代又许多的古建筑遗址,也计划着重点考察几处有代表的建筑。

如果林徽因是那种贪图安逸的女子,她大可以选择清闲地过一生,但她没有,她选择了一条更艰险的路去走。

3

终身为建筑服务,死而无憾

从东北回到北京后,林梁在“中国营造社”任职,开始大量的研究古建筑。

在这之前,中国的建筑研究可以说是“零”,为了尽快的打开这扇大门,他们告别北平生活,前往乡下考察。

林徽因原是一个很有情调的人,哪怕日子琐碎,她也要变着花样的装点生活,她是一个很有雅兴的人,即便战争年月,她也不忘在房间里放几束野花做装饰。

但乡下考核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此时的林徽因完全不输男子,一想到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有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建筑,她就有股用不完的力气。

他们去山西寻找佛光寺时,由于那里落后而贫穷,到了大同,居然找不到投宿的地方,更要命的是,由于公路被冲烂,车马都不能通行,只能用双脚一步一步的走,身体虚弱的林徽因硬是走完了三百里的路。

去云冈石窟,考擦石刻艺术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时,因为没有饭店,没有旅店,没有任何公共设施,他们只好求助当地的农民,借住没有门窗,没有一件家具,满是虱子的房间歇脚,吃饭也和农民搭伙,每天主食都是煮土豆和玉米糊糊。

测量时,往往要爬很高的屋檐,那些年久失修的建筑都是有危险的,万一一脚踩下去是朽木,后果不堪设想,林徽因没有丝毫的畏惧,像个男人一样爬上爬下。

几年的野外考擦,林梁夫妇走过了15个省,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考察研究古建筑和文物达0余处。但在这些成果中,建筑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却还停留在原地,当时的日本学术界甚至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代的木结构建筑,要看这样的实物,只有到日本奈良去。”

为了打破他们的断言,林梁二人决定前往五台山,林徽因在给胡适的心中还写道:“等我们测绘详图出来,一定把日本鬼子吓一跳,省得他们觉得我们好欺负!”

正是因为他们一步一步的探究,才打开了中国建筑研究的大门,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几年前的古建筑。

五台山之行结束后,他们还未回到北平,便得知以“七·七事变”为标志的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一个星期了。

这一年,抗日战争全年爆发,林梁一家也跟着大部队逃难到昆明,那时林徽因的身体已经病的不轻,她的外国朋友想安排她到国外治疗,但林徽因说:“国家有难,我怎么能走?”她虽然拖着病弱之躯,却是一副在铮铮铁骨

“为这可爱的老国家带着血活着,或流着血或不流血的死去,都觉得荣耀”,这是林徽因说过的话,也是她的操守和信念。

年,对于林徽因而言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弟弟在保卫成都时牺牲,她的身体越发虚弱,他们的生活也越发贫困,在那段贫寒交迫的晦暗日子里,他们所钟爱的古代建筑艺术成了照亮他们生活的星辰。

那时,林徽因的肺部已经有洞,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活动自如,但她躺在床上也帮思成翻阅典籍,查找资料,她读了大量的汉史,想思成研究汉阙、岩墓以帮助,最终,夫妻二人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同时,用英文撰写了并绘制一部《图像中国建筑史》。

这些震惊世界的成就,可以说是,林徽因拿病换来的。

抗战结束后,许多外国朋友劝他们去美国发展,但他们夫妻二人还是决定留在大陆,留在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上,继续为之奋斗。

为了更好地保护重要文物,他们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就编写出了《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林徽因对全册的条目进行一一审核,并在扉页上特别提示道:“本简目主要目的,在供人民解放军作战及接管保护文物之用。”

而此时的林徽因身体已经坏到一定程度,年,她做了一测肾切除手术,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她体质实在太差,术后很长一段时间伤口都不能愈合。

虽然身体虚弱,但国家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林徽因顾不上安心养病,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她抱病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完成了须弥座的设计,更为国徽的设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为挽救濒临停业的景泰蓝传功公益,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

她为挽救思朝古代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辞劳苦奔走呼告;

她还和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

做这些工作时,林徽因已病入膏肓,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有时不能亲赴现场,她就在家里开会。女儿梁再冰说:“当国徽在天安门城楼挂起后,我时常觉得,那红色中也有妈妈的一滴血。”

年3月,北京乍暖还寒,林徽因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4月1日清晨6点,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那年她刚51岁。

她走了,在那个四月的春日早晨,她的生命被定格于美好的人间四月天。

后人对林徽因的评价,多围绕那些传说中国的绯闻,但真实的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她在建筑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任何人都不能否定。

这才是真正的林徽因,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女子。

最后,小编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林徽因的诗,这首诗用来注解她的一生,再好不过: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

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个让梁思成和金岳霖深爱的女士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是我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更是作家和诗人。现在我们想了解她的才情诗意,不妨阅读一下林徽因文集,一套三本包括《你是那人间四月天》、《爱上一座城》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文学作品集,精选了她历年作品中有代表性的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可以很好地了解她创作时的心境与感悟,尤其是书信,涵盖了她从留学开始到晚年时代的人际交往,从中也可以一窥她与梁思成、金岳霖的交往相处之道,了解三人之间互相成全的爱情。

《爱上一座城》则收录了林徽因在建筑、美术方面的论著,注释详尽校勘严谨,作为我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她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发展和城市规划进行了研究分析,内容深入浅出科学严谨,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建筑之美,就算是对建筑不懂的小白,读来也别具风味兴致盎然,更可通过大家讲述提高自己审美。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收集了林徽因所有的作品,生动展现了林徽因传奇一生,她的才华、性格、信仰、事业和苦难,她美丽外表之下的坎坷经历以及灿烂与辉煌,都在书中详细记录。

林徽因文集全套三册,走近民国一代才女,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