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未央》,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在前段时间这部剧由于它的情节与人物是大火了一段时间。此剧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来演的,剧中主要的感情线索就是李未央为家族报仇以及他与拓跋浚的感情史这两条,全局呢也是跌宕起伏,使人心潮澎湃。但问题来了,这历史上究竟是否存在这两个人吗?这是个问题,有一刊栏目叫做“天津往事”他为观众们解开了发生在他们两个身上的真实故事。
北魏是开国皇帝拓跋珪一手创建起来的,拓跋氏的人们常常自称他们是皇帝的后裔,而皇帝的起源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因此才以北魏为国家的称号。拓跋珪在如今的山西大同称帝,他的皇孙曾经带着魏国的军队经历了时长近20年的战役,最终收割了北方,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也就形成了当时的南北朝对峙的历史局面。而当时的文化著作也是蛮著名的,流传至今的作品也有很多,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图:拓跋珪雕像按照史书记载,未央原本姓冯,祖籍在长乐信都,祖父是当时的北燕国君,但史书上也只是寥寥几笔,并没有太多详细的解说。在魏攻打北燕时,未央的祖父出逃,后来他的几个儿子降于北魏。最后冯朗被任命于二州刺史。但由于政体上冯朗被一桩大案牵扯进去,被拓跋氏下定命令诛杀。这一段还是比较贴合历史的,与这部剧的开头还比较贴近。
图:锦绣未央剧照(未央唐嫣饰)其实这部剧与历史记载的还是有一定的偏差的,实际情况中,未央并不像剧中那样所写的是豪无厘头的撞进李尚书府,而是按照规矩进了皇宫去做了婢女,当时的未央年仅9岁。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在宫中见到了皇帝的嫔妃居然是自己的亲姑母。原来当时他们投降之后冯弘便派人进入北魏请罪。待皇帝答应之后冯弘便将自己年龄最小的一位女儿送给了北魏皇帝,没有多久便被任命为“左昭仪”。
图:未央唐嫣饰随后姑母便像皇帝请求将未央留在自己的身边作伴,没想到北魏皇帝立马就答应了,就在这段时间未央又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位贵人,太子长子的乳娘,常嬷嬷。曾经的常氏也是书香门第的官宦人家,因为一些事情也被充公为奴,在常氏知道未央的经历之后,觉得和当时的自己一模一样,这同样的经历让常氏对未央充满了怜爱。于是乎,进入宫中的未央就可以经常见到皇长孙一起玩耍,这就有了后来未央与皇长孙成为青梅竹马了。
剧中的拓跋浚与当时的拓跋濬一样,可以说是他的原型吧。拓跋濬在少年时期就特别聪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仁厚之心,深受到皇爷爷的喜爱。在拓跋濬五岁的时候,跟随皇帝去北巡,恰好碰到了要处置奴隶的酋长。于是拓跋濬便对爷爷说到,求皇爷爷放掉他吧,他今天碰到了我,就不能让他死了,皇帝看到这么小的人儿便懂得爱惜生命,心里高兴极了,便命令酋长将这个奴隶放走。
当时拓跋濬与其妃子李氏诞下一子,名为拓跋弘,这名妃子是梁国蒙县人,所以在拓跋濬十四岁的时候便当上了父亲,不久之后未央被册封为皇后,而拓跋弘便被立为太子,从北魏开国以来,便规定后宫嫔妃只要生下一子并且被立为太子,就必须得死,就是为了杜绝母凭子贵,干扰朝堂政事的情况。所以在拓跋弘被册封为太子之后,李氏便被处死,未央本来就是心情温和的那种人,而她又是一国之后,便挑起来抚育太子的重大任务,但未央也是将拓跋弘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来抚育,充满了母爱。
在拓跋濬十八岁的时候,曾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与战车,走过沙漠进攻柔然,后来柔然部落的可汗逃走了,但他部下的统帅们率领众多账落向拓跋濬投降。在拓跋濬二十一岁的时候,他曾微服出巡,体验人世间的疾苦,搜索人间百态,并下圣旨家里若有八十岁的老人便可以有一个儿子不用去服兵役。
图:拓跋睿剧照早在拓跋濬十二岁的时候,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常侍宗爱将皇帝谋杀,而东平王也被他秘密的处理掉了。在这之后,宗爱又拥立拓跋余为皇帝,封自己为各大掌事的,基本上都是比较重要的职位,可以掌控国家的事情与决定,其实说白了就是集权力于一身,自己做自己的小皇帝而已。这样拓跋余当然心有不甘,想将政权给夺回来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同一年的十月份,宗爱又杀死了一名皇帝。不到短短的一年时间,宗爱连续杀害了两位皇帝。礼部尚书与部分大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斗胆拥立拓跋濬上位,这也就是说,在拓跋濬十二岁的时候便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史上的文成帝。随后长孙渴候一干人将宗爱给杀掉。
图:皇帝与妃子当拓跋濬成为皇帝之后,自然是忘不了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未央了,于是他将未央选为自己的第一个妃子。之后拓跋濬布下命令兴复佛教,在如今的山西大同那个位置再向西边走三十里的地区开凿五所石洞,在每一个洞中雕刻一尊石佛像,这所工程完成之后,也是一幅宏伟蓝图,这便是如今大名鼎鼎的云冈石窟。说起来这是拓跋濬留给我们后代最好的见面礼。
图: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拓跋濬的爷爷在位时,常年带兵打仗,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与边疆土地,导致朝廷内部的局势不太稳定,不断的发生变化,导致朝廷的力量空虚。在拓跋濬继位之后,实行刚柔并济的政策,使百姓修身养性,安乐度过每一天。但尽管这样当时的朝廷局势还是很不稳定的,斗争依然每天越发的激烈,被拓跋濬下令诛杀的大臣也是数不胜数,至此北魏王朝也逐渐一日不如一日,慢慢的开始衰落起来。在拓跋睿二十五岁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而驾崩,仅仅做了十三年的皇帝,冯后接受不了,整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按照当时的习俗,在三日后烧掉了拓跋濬生前穿的所有东西,所有文武百官后宫佳丽前来哀悼,在焚烧当天伤心不已的冯后突然向大火中飞身而去,附近的侍卫们惊慌失措,立马扑进大火中将冯后给救了出来,至此之后冯后像变了个人似的,刚毅勇敢。
图:huangtaihou之后只有十二岁的拓跋弘被扶上位,成为献文帝,而冯后便被人们尊称为皇太后,垂帘政听,辅佐着拓跋弘,并且出谋划策将丞相乙浑杀掉,最后将政体都推给了拓跋弘。在公园年,冯后因为拓跋弘诛杀自己的得力大臣而发怒,将献文帝茶毒于此,最后推孝文帝拓跋宏登基,最后冯后再一次的辅政十四年,成为一代女中豪杰。
不久后,冯太后逝去,而魏孝文帝主张百善孝为先,便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