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奇妙夜》片段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在寂静无人的深夜,在博物馆内泡上一壶清茶,与三五好友共话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脉络。在博物馆内文物悄无声息的注视之下,数不尽的历史风流故事,和道不完的传奇岁月传说,都付诸漫漫长夜之中。
说到“夜访”博物馆,也许人们的脑海中,会立马想起美国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在这部奇幻的电影中,当太阳最后的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上后,博物馆里的一切竟都活了过来。狂暴的史前生物、野蛮的古代战士、被时间掩埋的原始部落、历史的传奇英雄……本应该是标本和塑像的事物,在深夜的博物馆内,展开着狂欢之旅。
电影毕竟是电影,奇幻的场景也不会成为现实。沉睡了上千年的珍贵文物到底能不能“活”过来?并不是靠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就能实现的。但是,同样为“夜访”博物馆,相比于美国电影中的离奇虚幻,国内正在热播的一档综艺节目《博物奇妙夜》,则显得真实而具有历史温度。在这档节目中,没有大喜大悲,也没有大笑大闹。嘉宾围桌沏茶,说起历史长河中的起起落落,谈起文物背后的深厚文化。
《博物奇妙夜》剧照
无“流量”加持
口碑却与《国家宝藏》相媲美
自去年底的《国家宝藏》开播以来,“博物馆热”就开始席卷国内。而《博物奇妙夜》的诞生,不得不说也是借助了这股热潮的东风。但是,从节目的表现形式、嘉宾阵容来说,两档节目有很大的差别。
先从节目的构成来说,《国家宝藏》齐聚了国内的九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并且每件宝藏都拥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明星通过演绎这些国宝们的前世今生的故事,让观众感受文物背后深厚的文化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宝藏》所邀请到每一位“国宝守护人”,都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艺人,现场演绎的“前世故事”,更是创造性地融入了实景演出,节目形式丰富多彩。
马未都担任固定嘉宾
怎么看,《博物奇妙夜》的制作规模和视觉效果都差了《国家宝藏》一大截。《博物奇妙夜》主打“夜访”的定位,嘉宾们深夜齐聚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世界级传奇博物馆,无非说说文物、侃侃历史,更像是一档“脱口秀”。再来说节目的“咖位”,更是没有办法比。《国家宝藏》邀请的都是“明星”,但是在《博物奇妙夜》中,估计观众能叫来名字的嘉宾没有几位,更别说“自带流量”了。可就算这样,在豆瓣网上,《博物奇妙夜》以9.1分的评分稍压《国家宝藏》一头。
演员王劲松
也许相较于《国家宝藏》当时所带来的轰动效果,《博物奇妙夜》的观众群并没有那么广,所产生的影响也远远不及前者。并且从节目邀请的嘉宾来看,似乎从一开始就走的是“小众”定位。譬如节目的固定嘉宾马未都,近几年参加了不少节目,但为人熟知的还是其收藏家、古董鉴赏家的身份。在《博物奇妙夜》中,他也是“主心骨”般的存在,侃起历史来滔滔不绝,引导着节目的走向。还有演员王劲松,可能相比“流量演员”知名度并不高,但演技一直被观众认可。以及被称为“国乐四大天王”之一的方锦龙、歌手阿兰、青年舞蹈家唐诗逸,后期还有演员张晓龙和孙茜,都在不同方面契合这节目的主题。
“国乐四大天王”之一的方锦龙
夜访博物馆
摆一摆历史的“龙门阵”
沏上一壶清茶,约上三五好友,在夜晚的博物馆里摆“龙门阵”。月色下的博物馆陈静无声,但是能够听见历史在此徐徐流淌。《博物奇妙夜》为何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被誉为一股“清流”,也是因为节目所呈现出的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具有温度人文情怀,和不浮躁做作的风格。
譬如,在首期节目中,嘉宾们探访了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当他们面对着矗立了上千年的大佛,深感到语言的无力,只能合掌朝拜,以表无限的敬畏心。当进入到石窟中时,又被窟内错落有致排列着的雕像与壁画所震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历史,都在嘉宾震惊的表情中一览无余。
马未都与演员张晓龙
当然,节目绝不仅仅只展示文物的精妙绝伦,其赋予的精神文化更值得“摆”。在云冈石窟内,嘉宾们选取以“声音”为主题讲述其中的第十二窟。在嘉宾方锦龙的介绍下,窟内各雕像手中所持乐器也被一一揭晓,讲到兴处,拿起琵琶展示一曲“神仙弹琴”;或是随意摘叶子,都能吹出美妙的音乐。在琵琶声中,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华乐器,跨越了时间的长河。
还有在陕西博物馆中,马未都带着演员张晓龙、孙茜寻找“C位”文物,说起大唐的盛世景象。看到文物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时,他们聊到唐人爱马的特性,不管是皇亲贵胄,还是闺中女子,都无比喜欢马,所以唐朝的马牧业兴旺发达;当面对鸳鸯莲瓣纹金碗时,他们感叹于唐代工艺制作的高超,以及当时富丽堂皇的景象;除此之外,他们还说到唐代女子的妆容特点,孙茜更是当场贴起了花钿,画上了面靥。
马未都与演员张晓龙、孙茜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许这句话,是对《博物奇妙夜》的最好写照。在深夜的博物馆中,品尝着历史的滋味,在缕缕的茶清香中,千年往事也都随着文物一同,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