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11/13

篠原亨一(KōichiShinohara[-])教授是享誉世界的东亚佛教研究专家,长期执教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从年开始任教于耶鲁大学,并在此退休。篠原先生从事学术研究迄今已逾半个世纪,深刻启发和影响了中国佛教研究、东亚佛教研究以及对圣(徒)传作跨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

篠原先生的著作涉及诸多课题,包括中国佛教僧传、僧院制度以及佛教叙事文学,特别是著名佛教史家、律学专家道宣及其合作者道世的著作。此外,篠原先生还与葛然诺(PhyllisGranoff)教授合编了为数众多的极具影响力的论文集。其代表作《咒语、圣像和曼荼罗》被公认为是一部立足汉文佛教文献、梳理早期密教仪轨衍变过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扛鼎之作,甫一出版即荣获具有汉学诺贝尔奖之誉的“儒莲奖”(PrixStanislasJulien,)。

为了庆贺篠原先生八十华诞、致敬先生的学术成就,突显先生在中古东亚佛教文本和图像研究方面的巨大贡献。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旭日全球佛学网络、耶鲁大学、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之学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筱原亨一先生(KoichiShinohara,-)伞寿庆贺会”。会议于年10月14-16日举办,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府的四十多位嘉宾和学者相聚线上。其中三十九位学者发表了演讲,围绕七个主题分八组展开讨论。

篠原亨一教授(右)与葛然诺(PhyllisGranoff)教授(左)伉俪会议开幕会议伊始,耶鲁大学的葛利尹(EricGreene)和韩森(ValerieHansen)教授、浙江大学孙英刚教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教授代表举办方发表了简短的欢迎辞,对篠原先生的八十华诞表示了祝贺,对与会嘉宾、学者的参与和支持表示了感谢。紧接着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贺寿视频,回顾了篠原先生学术生涯的点点滴滴,汇聚了来自朋友、同事、学生和与会学者的祝贺与祝福。

葛利尹(EricGreene)教授(上左)、韩森(ValerieHansen)教授(上右)、孙英刚教授(下左)、陈金华教授(下右)随后,篠原先生的老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萧本(GregorySchopen)作了主旨演讲,探讨了印度早期和中世纪佛教中的行像仪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通过对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和法显、玄奘西行游记的分析,梳理了印度行像仪式的起源与传统,认为法显和玄奘游记中行像仪式的记载与当时印度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的流行有关。萧本指出,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等中世纪文献中不仅记载了行像仪式,还提及了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弥补了中国僧人游记记载的不足,为探究印度寺院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萧本(GregorySchopen)教授洞窟营建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是中国佛教石窟的营建,由圣凯法师主持,罗柏松(JamesRobson)和衣丽都担任评议人。

首先从哈佛大学汪悦进的报告开始,他对云冈石窟中表现冥想场景的雕刻进行了剖析,深刻阐释了“视觉叙事”这一概念。他指出,尽管绘画和雕塑的表现通常与文本叙事相关联,但石窟中不同叙事场景的组合却无法还原到具体文本中。相反,视觉叙事有自己的逻辑,可以通过潜在的叙事线索,把由不同文本拼凑而成的场景融合联系在一起。

北京大学的韦正则从云冈石窟研究中最基础的年代学问题入手,对云冈石窟营造的时空顺序进行了重新探讨。他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