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童子见飞仙,落花空中左右旋,
微妙歌音云外听,尽言极乐胜诸天。
化生童子自相夸,为得如来许出家,
短发天然宜剃度,空披荷叶作袈裟。
即便在一千六百年前,
云冈,
也童心不灭。
儿童,是洞窟中最常见的表现内容,如从莲中探出半身,或合掌、或持璎珞作供养状的化生童子;再如佛教故事中佛母右腋诞生中的太子、鬼子母膝上的小儿子等;另如表演爬竿的缘童以及音乐树上的少年乐神等等。
适逢年六一儿童节,我们择选几幅云冈石窟中有关儿童的雕刻题材,献给少年儿童们。
第一幅:手持璎珞的化生童子
第二幅:三小儿因施土供佛而得善报的“阿输迦施土缘”故事。三小儿叠罗汉式相攀肩蹬,画面诙谐风趣。
第三幅:少年沙弥,剃发,双眼微眯,笑容谦和率真,口小唇薄,满脸稚气。
第四幅:舞童梳“儿”字形发式,左脚踩踏狮子,双手捧托博山炉,活泼可爱。
第五幅:童子形飞天,梳鲜卑髡发,裸上身,下穿短裤,古朴稚拙。
第六幅:忍冬叶夹缝间的童子,如婴儿般地玲珑,神态安详。
第七幅:佛传故事。能晓知过去、卜测未来的梵仙阿私陀,庄严地用双手捧起太子,端注占相。小太子垂手并立,身具舟形背光。
第八福:山花蕉叶饱满舒展,内叶卷曲,一化生童子跃然而生。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