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毅)10月14日,大同云冈焦山石窟智慧综合能源项目及公益充电站工程竣工投运,景区古建筑能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游客能力又有新提升。
大同焦山石窟位于大同市西北30公里的武周山,处于电网末端,该智慧综合能源项目配套建设的光伏发电站和电热双储单元搭载了智慧物联专利技术,为焦山石窟提供稳定的电力和热力。北京中泰清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辉告诉记者,大同地区年日照时较长,光能资源潜力十分可观。项目利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综合供能专利技术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利用云平台和移动终端,不仅可对电、冷、热等综合能源进行系统优化控制,而且可分别对各单元进行模块化控制和远方操作。与常规解决方案相比,运营成本降低了1/3。
“利用冗余电量,该项目还在景区示范性地配装了2台伏7千瓦落地式交流充电桩,为自驾游客提供免费的绿色能源充电服务。”大同市云冈区焦山寺文物保护所所长田瑞文表示,焦山石窟智慧综合能源项目前期工程已经试运行将近一年,生态效益明显。据测算,按照项目设计寿命25年计算,共计可发电多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多吨,减排二氧化碳0多吨,等效植树多棵。项目已入选
《中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报告》典型案例。
(责编:candy)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