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冈石窟官微
大同是北魏都城,北魏正是大规模开窟造像的时代,如今大同遗存有不少石窟寺,除了人们熟识的云冈石窟,还有散布在武周山周围众多的小石窟寺,共同组成了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石窟寺群。大同石窟寺群把西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互相融合并予以发展,把鲜卑民族的坚韧、豪放以及汉民族的明智、宽宏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历史久远、艺术臻善臻美的文化丰碑。
游北魏的石窟寺,肯定是从云冈石窟开始,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5A级旅游景区,早已成为大同的名片。云冈石窟是公元5世纪中华各民族共铸的文化丰碑,云冈石窟的开凿自兴安二年起,至正光五年止,跨时70余年。第一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时期,第二期开凿于献文帝时期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第三期开凿于迁都之后至孝明帝正光年间。云冈石窟的学者称第一期的造像恢宏、第二期的造像华丽,第三期的造像人称“秀骨清像”,这些造像流露出民族融合的和睦气息,糅合了奇异瑰丽的异域色彩,又表现了华丽繁复的中原气质。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吴官屯石窟、鲁班窑石窟并入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冈石窟。吴官屯石窟位于云冈石窟以西约4公里处,东西相连余米,多为小型窟龛,现存窟龛32个,为北魏遗存,其窟龛形制、造像组合、题材及风格与云冈石窟相近。鲁班窑石窟位于云冈石窟西约米的十里河南岸,云冈石窟学者依据造像风格判断其开凿于北魏中期,是云冈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洞窟3个,年相关部门对石窟进行保护性修复。焦山石窟寺位于云冈石窟西15公里处的高山镇十里河北岸山坡上,焦山寺一、二层为石券窟洞,三、四层开有石窟,现存多尊石雕造像。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这是北魏立国之初法果和尚所建须弥山殿,为北魏早期开凿的石窟寺。鹿野苑石窟位于市区西北小石子村大沙沟北崖面上,依山而建,现存大小洞窟11个,其中第六窟为造像窟,平面呈马蹄形,窟顶为穹隆状,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窟口外两侧各雕一力士,两侧均为禅窟。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开凿于献文帝逊位期间。
此外,左云还有睡佛寺石窟、雕落寺石窟、洞儿山石窟、浮石山石窟等6处石窟寺。左云学者刘志尧告诉记者,这些石窟寺开凿于北魏时期,属于当时的官僚和信众开凿,部分石窟存有佛像和壁画,近年来户外徒步者多去参观欣赏。
年举办的北魏文化高峰论坛上,记者曾经采访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他说:“大同是北魏历史文化研究的宝地,有大量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碑志题记、考古遗址和其他各种与北朝相关的文物、图像、民俗、语汇和山川旧迹,可为研究者提供足量与文献相证的丰富资料,是一座值得每位南北朝历史研究者进行文化朝圣和考察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