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岳这款车非常的大气上档次,我爸妈也非常喜欢,空间布局合理,安全性高,特别适合五口之家自驾旅游驾驶,选择探岳这款车也是明智之举探岳这款车是真的好开,开上去视野很高,很宽敞,真的是有开越野车的感觉!座椅软硬适中,我要的新款探岳,中控的科技感很高,车联网很智能让人眼前一亮。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了,探岳最满意的肯定就是外观和动力啦,配置也很丰富,大众的质量也是可以。探岳整体空间在这个级别的SUV里我给满分!乘坐空间:前后排都不错,尤其后排空间,我身高,坐着能翘二郎腿!后备厢容积:后备箱对我来说肯定是不够用的,但可以把后座放倒连起来,这样就大了很多!但还是有点想念奥德赛的拉货实力,因为能把最后一排座埋起来,后面就是一片平呀,可以躺着睡觉!探岳这款车在市区开着接送孩子也很方便,因为我是一个宝妈,每天送孩子上学是我的主要任务,很喜欢这款车,安全性能特别强,我老公也很喜欢探岳这款车;我现在觉得探岳这款车在市区开也是比较舒服的,比较安全,颜色也好看,比较喜欢珠光白,现在觉得是非常不错的;
大同古城南门永泰门
城墙带状公园-大同古城墙
城墙上夜景
城墙带状公园-大同古城墙
我和孔老板到城下以近晚上7点多,没带身份证本以为上不去城墙,但试着一问,工作人员在看了行程码后却放行了,这里为城墙工作人员点赞。但估摸白天肯定不行,还是随身带着身份证吧
城墙带状公园-大同古城墙
大同城墙上夜景
城墙带状公园-大同古城墙
城墙上矗立的大同城墙全景图展示版
Day3/云冈石窟皇家宝库,悬空寺山三教合一
一夜无话,吃过早餐,直奔云岗石窟。行程17公里,历时半小时到达,门票元/人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初期,时间约在公元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时期,迄今已有年的历史。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较龙门石窟早35年的时间。它以建筑规模之大、塑像形体之高、保存之完整,而闻名天下。云冈石窟依武州山开凿,东西走向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东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还有许多小型洞窟。共计多龛,大小造像多躯,所以云集一处像蜂窝一样排列非常壮武州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武州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开凿石窟,创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需要说明的是,云冈石窟的编号是从东往西按参加顺序依次编制的,而不是按时间编次。如按时间顺序应该是,中部是早期,东部是中期,西部是晚期。整个石窟最值得游览的是第5、6窟、五华洞(9-13窟)、昙曜五窟(16-20窟)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昙曜”,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一位高僧。云冈石窟最初就是在昙曜法师主持下修建的,一共五座洞窟,因此以其名命名之为“昙曜五窟”。云冈石窟就肇端于昙曜五窟,即今第16~20窟穿过景区入口大厅就能看到昙曜高僧塑像,过了塑像身后的大门就是佛光大道和礼佛浮雕墙,十三对“骑象四棱神柱”依次列于佛光大道两侧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礼佛浮雕墙西端尽头,过了这座七孔桥就是灵岩寺情况是这样,如果你不是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类专业人士,仅就是倾慕于闻名遐迩的云岗石窟,到此观光游览,那就没必要在景区面面俱到,灵岩寺等附属景点可以舍弃,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专心游览整个石窟最值得观赏的第5、6窟、五华洞(9-13窟)、昙曜五窟(16-20窟)即可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灵岩寺的七孔桥在七孔桥与礼佛浮雕墙之间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去往石窟的摆渡车站就在走出礼佛浮雕墙的左手边,摆渡车往返15元/人,路程虽不很远,但想节省时间和体力最好坐车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神柱的造型为塔状四棱形,其设想题材来源于云冈第9、10窟的“大象驮塔”雕刻。神柱高8.73米,由下而上依次为须弥座、力士、白象、柱体的完美组合,造型高耸、精致亘绝,凝成为石雕极品。柱体的四个立面分为12层,上部的10层为佛龛状,每个佛龛内都有雕刻精美的佛像,佛像神态各异,整根神柱重量为51.6吨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这是第五、六窟的洞窟前檐,被称为窟檐建筑,也称窟前建筑。窟檐建于清代的顺治八年(年),这组建筑朱红柱栏、琉璃瓦顶、巍峨挺拔、气势非凡,是五间四层的绕廊木构楼阁。五窟六窟毗连成一组双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第六窟是云冈石窟中精巧著称的一窟,方格平綦顶,窟正中雕方形塔柱。第六窟据说是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所建,而内饰雕塑被称云冈之最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第六窟中心塔柱分上下两层,四壁和塔柱的佛像采用近似圆雕的高浮雕,佛像立体感很强。该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为中心塔柱,塔高15米。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第六窟内北面下层龛内雕两佛并坐,着褒衣博带佛装,面相圆润,体态端庄,二佛之间雕供养弟子与飞天。飞天位于上侧,中心一体相较大者手托博山炉,两侧飞天飞舞环绕。二佛背光顶部亦雕飞天与之呼应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五华洞,即中部9窟—13窟这五个石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因此称为“五华洞”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五华洞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第9、10窟是一组双窟,为冯太后的阉官王遇负责设计监造,两窟初建于公元年。第11、12、13窟是一个组合的整体形式,以第12窟为中心。第12窟是凿前后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开三门。后室南壁中央上凿明窗,下开窟门。两侧的11、13窟则于窟门上方各开明窗,与12窟形成左右对称的立面布局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第9窟后室主佛释迦像,面相方圆,右袒式的服装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第9窟的顶部均雕有飞天造像。那凌空飞舞的是歌舞神紧那罗,饰栏干圆拱龛中的伎乐神乾闼婆为她伴奏,把人们带入歌舞升平的天堂世界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昙曜五窟的主佛像都是北魏皇帝,一般认为它们原型分别仿效的是北魏5代帝王为蓝本,每个窟内各有一尊大佛。因为当年昙曜高僧凿山开窟之时,文成帝“令如帝身”,以宣扬“皇帝及当今如来”的政治宣传,创造了“人神合一”的雕像。因此从16到20窟就对应了北魏五位皇帝:1、道武帝:拓跋珪——16窟(开国皇帝太祖)2、明元帝:拓跋嗣——17窟(二代皇帝太宗)3、太武帝:拓跋焘——18窟(三代皇帝世祖)4、景穆帝:拓跋晃——19窟(四代皇帝景穆帝,儿子文成帝追谥)5、文成帝:拓跋濬——20窟露天大佛(注:“拓跋濬”也作“拓跋浚”)
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
第16窟主像为释迦立佛,高13.5米,波纹状发髻,清秀俊逸。而相清秀,英俊潇洒。身着厚重的毛毡披,胸着佩结带,大裙齐胸,立于莲花座上,显示出道武帝拓跋珪征服鲜卑诸部,建立北魏王朝的英雄气概。佛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结带下垂,属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时的服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