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图片 >> 正文 >> 正文

追寻边塞诗人的足迹,且逐长云,万里行第二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4/10/10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文/贡嘎磨西

离开幽蓟,我们接下来向西,来到云州(今大同)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地势险要,为三晋北方门户、首都北京屏障,系陕、蒙、冀捷径之必由之路,兵家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古战场之称。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建城历史悠久,曾为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从古至今,各朝代的文物俱全,北魏、辽、金、元、清与中原汉文化一步步融合,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唐龙朔三年()置云中都护府,天宝元年()改云州为云中郡。

大同西北部山脉属阴山山脉和吕梁山脉,主要有双山、二朗山、云门山、采凉山等;东南部山脉属太行山脉,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市,形成了周围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川的槽型盆地。

先来一首李益的《夜上受降城上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写了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在受降城上听到笛声,李益描绘征人的心情。前两句写景,极静谧。突然一丝笛声传来,在夜的沙地里,是一种什么情绪在流淌?

边塞诗的妙处就在于写征人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情感,或慷慨激昂,或低徊深沉。面对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是都发乎内心,所以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回乐烽是戍卒屯住的烽隧名称,分布在受降城附近。诗人夜晚登上受降城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同情驻守边防兵卒的思乡之情。

——汉唐两朝都有受降城。唐朝有三座受降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回乐峰在山西大同府西,有学者判断诗人登临的是中受降城。

选了几首跟云州有关的边塞诗,和大家一起欣赏:

杜甫《出塞曲》为杜甫漫游云中塞外时所作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凤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骠姚。

诗中所写的霍骠姚,写的就是汉一代名将霍去病,18岁弱冠之龄,率队杀敌,19岁带万余人取得河西战役胜利。河西之战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最重大的3次战役之一。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西汉王朝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地区,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为日后向漠北的匈奴单于、左贤王部发动进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霍去病一战成名,少年英雄,那就是所有人心中的战神!盛唐时期,在多少人的诗歌里,骠骑将军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读完老杜的云中游,我们再来看看鬼才李贺的奇绝诗句。

他写的《平城下》一诗描写了唐朝将士为防突厥进犯,日夜守卫平城(大同)的艰苦岁月。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一首诗,场景壮阔,细节清晰,有色有声,就是一幅画。“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这四句,尤爱。

到了云州,寻找霍去病的踪迹已无可能,但是到那古战场凭吊那些戍边英魂,还是会在心中产生些许激荡之情吧?

陈子昂,我们熟知他的念天地之悠悠,他的足迹也到过云州——大概他也是顺着边塞线路走过来的吧?

送魏大将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戍。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北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这是一首励志诗。陈子昂希望自己的朋友在边疆建功立业,“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建功立业的殷殷期盼,与他的“独怆然而涕下”的慷慨壮志隐然相承。

这样的诗词,这样的情怀,唐诗里很多,那是个英雄主义的时代,实在令人产生敬意。

Tips

大同境内现存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2万多处,主要有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开凿的云冈石窟;现存的惟一的辽代木构建筑上、下华严寺;九龙壁;阳高许家窑人遗址;北岳恒山;悬空寺;浑源圆觉寺砖塔;天镇慈云寺;灵丘觉山寺等。

大同的古城,多已颓圮,现在的古城多为仿古。有兴致可以去看看,不感兴趣的就去去上面的那些地方也可以大饱眼福了。

美食传说:刀削面、莜面鱼鱼儿,莜面洞洞,炸油糕,菜馅儿豆馅儿,黄糕,浑源凉粉儿,应县羊杂,怀仁糖干炉,苦荞凉粉,苦荞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