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风物志,揽四海胜景,博人间风华。
众所周知,中国有四大石窟,分别为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除此之外,我国各地还有很多小规模的石窟造像,不过,这些石窟与四大石窟相比,多少显得微不足道了。
下面咱们要说的这处石窟,虽不及四大石窟赫赫有名,但是,绝对是不可忽略的一处石窟,它就是金灯寺石窟。
金灯寺石窟位于山西省,可以说是山西被低估的一处石窟,其开凿于明代,前后历时60余年完工,规模较大,艺术精湛,可惜鲜为人知,不知道你去过吗?
金灯寺石窟
金灯寺石窟在山西省的平顺县境内,这里山峦叠嶂,海拔较高,其建造石窟的难度,足见比一般的山头困难重重。
不过,古人匠心独运,将石窟开凿于山巅自然形成的石凹内,从明弘十七年开始,一直到明朝嘉靖皇帝时期,前后用了60多年的时间,方将此石窟大功告成,那么这样的石窟,因何而建,又有何独特之处呢?
大家知道,石窟的由来,离不开佛教的兴盛之故,诸如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而大部分工程,则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前;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
由此看来,北魏是佛教石窟造像的一个重要时期,而金灯寺石窟,并非只是单纯的从明朝开始,如果追溯起来,则可以追溯到北周时期,这是佛教在中国发展不可忽略的时间段,因为当时很多达官显贵都很虔诚信奉佛教,民间更是如此。
据说,南北朝时期,佛教过于兴盛,从北齐开始,皇家崇佛,全国寺庙四万所,僧尼三百万之众,已经占到了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还要多,这当然是,危及了皇权统治,于是乎,有了北周武帝灭佛的事情。
由此猜测,金灯寺石窟,应该是在当时大肆兴建佛教寺庙、石窟的背景下开始,后因月满则亏的道理,赶上了北周武帝灭佛的运动,于是乎,金灯寺石窟的开凿戛然而止。
不过,谁能想到,到了明朝,金灯寺石窟又开始了开凿。
金灯寺原名宝岩寺,传说有金灯从山顶上飞起,而且落到了寺里,故而得名“金灯寺”。
其石窟和建筑坐北朝南,现存七进院,有洞窟14个,佛龛37个,造像多尊,寺内名胜古迹众多,石窟内的造像包罗万象,主要有释迦牟尼佛、三世佛、观音、文殊、普贤、金刚等等,特别是第5窟,规模宏大,东西山墙有平雕水陆画69幅,题材涵盖儒释道众多神仙人物,在国内石窟之中,实属罕见。
因为金灯寺石窟的建筑规模、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等都是极高,故而是山西省第二大石窟,仅次于大同云冈石窟,更是被誉为是“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可惜鲜为人知,不知道你去过吗?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