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从北魏开始开凿。
1、北魏在南北朝时的南下对中国影响巨大,鲜卑民族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宽阔的视野,使得云冈石窟造像不仅是宗教文化的表达,更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少数民族质朴、刚健、开拓的精神和民族特色体现到云冈石窟的造像上来,由于大多数石窟的设计者是凉州的高僧,受西域造像风格影响大,所以西式的风格很浓厚。
2、在第19窟西耳洞佛座的供养人身上,也能感受到文化的交融。画面中的供养人侧身而立,头冠有些残损,类似于汉族传统的进贤冠,底边较厚。供养人的表情也极为和善,细眉长目,面部的立体感以没那么强烈,胡人的特征减弱,身着交领袍服,是孝文帝改革后的韩式服装。
3、在第七窟主室顶窟上使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平齐藻井,一横二纵的大梁将窟顶分为六格,格内中心雕团莲,四周飞天围绕旋转,梁面也雕刻有飞天和莲花。然而云冈石窟这种雕刻的形式却不似中国传统的平齐藻井,却像在西方教堂的天顶上绘制的壁画。反观西方教堂的天顶壁画,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向心环绕式的构图,这在中国藻井中几乎没有,而在西方中却很常见,云冈石窟内的藻井雕刻就是采用这种构图,以莲花为中心点,飞天四周环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