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张图片大家都不陌生:
美国第一大“烂尾”因为打仗没钱,刻不完半身像改头像这是有“美国标志”之称的拉什莫尔山,
因山体雕刻了代表美国年建国史的四位总统: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以及亚伯拉罕·林肯。
所以拉什莫尔山又称美国总统山。
但你们知道吗?
这美国总统山项目,早就是多年前咱们中国北魏王朝建造云冈石窟玩剩下的了。
“让我看看是谁在学我”
去过云冈石窟的朋友肯定都知道。
最值得一观的是第16-20窟,也就是昙曜五窟。
据史料记载,昙曜五窟中5尊巨大的如来佛像,实则代表了北魏王朝的5位皇帝。
贴心如丽~为大家整理了对应关系:
拓跋晃:谢谢大家记得我
其实,每位皇帝在位时都与佛教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同样都有自己的“小心机”:
拓跋珪:你助我立国,我助你发展年。
15岁的鲜卑族少年拓跋珪自立为王,
击败了其他草原部落,一路杀进中原。
在他27岁那年建立北魏王朝,定都大同。
图源可视化星球
作为中国第一个成功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想要在汉族中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佛教自印度传入一直不温不火,发展不起来。
云冈石窟“代言人”白佛爷洞中的拓跋珪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拓跋珪奉佛教为国教用以统治人民,
佛教亦宣称拓跋珪为“如来转世”,借势发展。
云冈石窟第二大佛宝生佛洞中的拓跋嗣
拓跋嗣:别耽误我打仗就行后来,拓跋珪的大儿子拓跋嗣即位。
但即位后他主要时间都在外面打仗,北伐南征,扩展疆土。
可以说上承道武帝拓跋珪文治武功,下启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
所以拓跋嗣的小心思很简单。
就是如何把自己的地盘再扩大扩大。
佛教什么的,自己去发展吧。
第19窟外景
所以佛教在中原的发展多亏了拓跋嗣。
可以看到,这19窟的佛像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一尊,并刻画得面容慈祥,端庄平静,气势凝重。
还在四面的墙壁上雕满了千佛,
大概是有拓跋嗣助佛教大兴的意味吧。
18窟中身披千佛袈裟的拓跋焘
拓跋焘:花我钱用我人?灭了你不过,佛教大兴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比如不想兵役的年轻人会选择皈依佛门呀,
部分僧侣会为了敛财帮助富人逃避税收呀,
佛学引入的神秘理论妨碍皇帝的的权力了呀...
加上当时受重用的大臣崔浩更崇尚道教,
没事儿在拓跋焘面前诋毁佛教。
三朝元老没落好儿的崔浩
拓跋焘越想越生气,在公元年下诏灭佛。
宣布佛教为邪教,逼迫僧人还俗以充壮兵力,夺回僧侣持有的财物田地,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
让佛教在北魏几乎受到了灭顶之灾。
千佛袈裟
不过据说在下令灭佛后,拓跋焘就生了重病,
也因过于残暴失了民心。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在这昙曜五窟中,
只有他身披千佛袈裟,大概是意味着他诚心的悔过吧。
第16窟立佛洞中的拓跋濬
拓跋濬:稳住民心,啥都好说拓跋焘后被中常侍宗爱所弑。
后来几经变动,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即位为帝。
但是那时因为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内乱刚平民心也不稳。
拓跋濬非常聪明,马上恢复了佛教。
又提拔了在灭佛风波后幸存的昙曜当上了国家最高宗教管理机构的总负责人。
昙曜法师
昙曜和尚上任后立马向拓跋濬建议:
在大同西边通往塞外的交通要道上修建五座石窟,就以北魏五位皇帝为原型打造佛像。
图源可视化星球昙曜五窟位置图
说干就干,昙曜用了34年领着全国巧匠,把大同的武周山都快凿空了...
也奠定了云冈石窟的主体。
14-20窟远景老照片
提到昙曜和尚,他对“云冈石窟甲方”北魏皇室的心态拿捏得可以说非常到位。
直接以山体雕凿佛像,山体高耸,“窟小佛大”,象征皇权威严;
石像坚固,象征皇权永固。
甲方的实力如此已经尽数体现了。
第17窟菩萨装的拓跋晃
至于我们没有提及的第17窟,代表着拓跋焘尚未即位的儿子拓跋晃。
他在还是太子时,因中常侍宗爱(没错,就是杀了拓跋焘的那个狗奴才)的种种恶行气得忧愤而死。
拓跋濬上位后,
立马杀了这个逼死自己亲爹的宗爱。
并在17窟中以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中尚未成佛时的形象,来纪念自己的不曾登帝位的父亲拓跋晃。
其实在长达64年的云冈石窟工程中。
不仅能看到随北魏王朝发展对佛教产生的影响,还能看到北魏工匠在雕刻手法和艺术风格呈现上的从借鉴到创造的变化。
左:犍陀罗佛像右:北魏佛像比如早期开凿时,
僧侣和工匠多来自以昙曜为代表的凉州地区,
所以在雕塑造型和雕刻技法上多借鉴了印度佛教的犍陀罗艺术风格。
但其实,犍陀罗风格很大程度上也借鉴了古希腊风格...
左:犍陀罗佛像右:爱神阿芙罗狄忒雕像所以我们也可以说,
云冈的拓跋珪高鼻深目,耳垂宽大,庄严肃穆是借鉴了犍陀罗艺术风格,
甚至带有一点古希腊风格的...
小胡子也是从犍陀罗风格借鉴来的
但,北魏工匠抄了,也没全抄。
他们将拓跋珪的肩膀塑造得十分伟岸,胸肌发达,凸显了鲜卑族的骁勇。
还用黑色的琉璃眼珠让拓跋珪的眼睛睁开了,凸显开国皇帝的气魄。
后来,为了更好的民族融合,北魏进行了大量的汉制改革,与汉族大姓通婚,将服饰官职等都改成汉族王朝的形式。
第5窟西壁的汉式服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开凿中期的佛像就变得更为清秀,面相适中,身材比例均衡。
并且佩戴了项圈、璎珞、臂钏之类的饰品,
充满了“峨冠博带”的汉族文化形象。
到了后期北魏一统南北朝。
佛像汉化特征就更加明显了,额头变得方正,正襟危坐表情威严。
衣服纹饰也更加绚烂繁复。
5窟中的佛像也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一尊
有的佛像还配有彩绘,
更添佛像雕塑的气势与威严。
除了可以在云冈石窟发现多文化融合和佛教慢慢汉化的过程。
你还能发现一些来自“附属佛像”的小惊喜。
比如:瘦身成功的飞天。
左:犍陀罗风格的飞天(借鉴了古希腊的天使)右:34窟中轻盈灵秀的中国飞天比如:喜上眉梢的小佛。
18窟中的附属佛像
比如:可爱到爆的交脚弥勒。
17窟的顶部别忘记抬头看啊!比如:撑住佛手的中国大力士。
13窟文殊菩萨洞的顶部
比如:神似憨豆先生的弟子头像。
18窟北壁东部的弟子头像
好了,小丽不多剧透了,
把更多惊喜留给你们,去云冈石窟的时候亲自解锁。
心动了吗?
心动不如行动~
就在这个中秋!带上小丽~
为自己安排一次与云冈石窟的奇遇吧~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