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旅游景点有:平型关关城;平型关关堡;云冈石窟;北岳恒山;将帅广场;乔沟;纪念碑;桃花山;驿马岭阻击战;门区广场等。
平型关关城:建于明正德六年(年)。关城周长米,其中东门有瓮城,就如京西水峪村的瓮城一般。要说最像的应该是河北蔚县暖泉古镇。瓮城,古代为加强城堡防守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瓮城与城门不在一直线上,但它的两侧又与城墙又连在一起,就像在城门那里多加了一道盾牌。
平型关关堡:位于关城西南2.5公里处,坐西南朝东北。东西略长,平面呈矩形。堡墙总长米,有东、南、北三座门,如今只有北门有瓮城了,城内正中有过街戏楼。
云冈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现存的云冈石窟群,是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
北岳恒山: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恒山主峰,居于浑源县城南,海拨.8米,山高为五岳之冠。恒山以道教闻名,古往今来,以奇险吸引着游人。
将帅广场:由(意在纪念战斗主力部队师)个大理石台阶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相连,面积平方米。广场正面塑有平型关大捷主要参战将领林彪、聂荣臻、陈光、徐海东、肖华、杨得志、李天佑、张绍东、陈锦秀、杨成武等10尊铜象。铜像两侧10面文化墙上,刻着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彭德怀、任弼时、聂荣臻等中央军委和八路军领导人、各级将领及老战士有关平型关大捷的讲话(摘录)、诗词和题词。
乔沟:是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位于内长城平型关东侧,长4公里,东北——西南走向,自秦汉以来即为京冀通往太原的交通要道。
纪念碑:位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东侧1公里的山岭上,建于年平型关大捷60周年前夕。碑阳刻有杨成武老将军题写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八个大字,碑文记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及重大意义。纪念碑碑基高1.15米,意喻参战部队为八路军师,碑座高1.米、碑体高9.25米,表示平型关大捷发生的时间为1年9月25日。巍峨耸立在山顶上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雄伟高大、气势磅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英勇奋斗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桃花山: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沙湖门一带,山下泉水奔涌,山上桃花烂漫,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桃花洞、蝙蝠洞。桃花洞位于桃花山海拔米处。该洞距今已有万年的历史,并且仍处在生长期。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白玉般的大幅珠帘,有的如百折织锦垂慢,有的如披着盔甲的将军,有的像一丛丛新鲜的蘑菇,层层叠叠,生气勃勃。
驿马岭阻击战(腰站战斗)遗址:位于灵丘县落水河乡腰站村东驿马岭与河北省涞源县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隘口,距县城30公里,海拔.9米。1年9月25日,师杨成武独立团根据师部统一部署,在此成功阻击了由涞源增援平型关的日军。战斗共歼敌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保证了师主力平型关伏击战的胜利,是平型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战斗,装备简陋的我军两个营击溃了武器精良的日军近两个联队(团),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现有杨成武将军亲笔题词“腰站战斗纪念碑”一通立于村南1公里处,年县委、县政府筹资修建纪念碑亭一座。
门区广场:位于东河南镇小寨村西的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北入口处,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广场主体建筑有23米高的“平型关大捷遗址”标志碑,有平方米的大型浮雕墙,墙上刻有平型关大捷简介、大捷遗址景区景点分布图和反映平型关大捷战斗过程的6幅大型浮雕画。
平型关,是明朝内长城沿线上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和忻州市繁峙县交界处的平型岭脚下,明朝正德六年(公元年)修筑明朝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城堡。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