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图片 >> 正文 >> 正文

云冈石窟造像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2/4/26

云岗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时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中最早的是有昙曜开凿的五个窟,后来逐步开凿了多个窟,包括了官方和民间的,现在可以开放的只有45个,重点参观的是前20个。他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1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第九窟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他三大石窟是: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个,石雕造像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年~公元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第九窟前室北壁第2层西侧佛龛交脚菩萨局部

第九窟前室北壁第2层东侧佛龛交脚菩萨局部

第九窟前室窟顶西部飞天

第九窟前室窟顶西部飞天

第九窟前室西壁第二层佛龛

第九窟后室南壁拱门上部

第九窟后室南壁明窗东壁

第九窟后室南壁明窗顶部

第十窟前室北壁第3层东侧佛龛

第十窟后室东壁思惟菩萨

第十窟后室南壁第4层东侧佛龛

第十窟后室南壁第3层西侧佛龛

第十窟后室南壁明窗顶部

第十一窟西壁第三层南侧佛龛

第十一窟西壁第1层南侧佛龛

第十一窟东壁第3层中部佛龛

第十一窟东壁第3层南侧佛龛

第十一窟南壁第4层东侧佛塔

第十一窟南壁第3层西侧佛龛

第十二窟前室西壁第3层佛龛

第十二窟后室南壁第3层东侧佛龛

第十二窟后室南壁第3层西侧佛龛

第十二窟后室东壁第3层南侧佛龛

第十三窟北壁及东壁

第十三窟北壁交脚菩萨局部

第十三窟南壁第3层七立佛

第十三窟南壁第3层七立佛

第十三窟南壁明窗西壁胁侍菩萨

第十三窟南壁明窗东壁胁侍菩萨

第11-6窟

第11-8窟北壁西侧胁菩萨

第11-10窟

第11-17窟北壁坐佛局部

第十六窟北壁立佛局部

第十七窟南壁第2层东侧佛龛右侧胁侍菩萨

第十七窟东壁第2层南侧左胁侍菩萨

第十八窟北壁立佛局部

第十八窟北壁立佛局部

第十八窟北壁东侧胁侍菩萨及弟子

第十八窟北壁东侧胁侍菩萨局部

第十八窟西壁立佛

第十八窟东壁立佛

第十八窟南壁下层西侧佛龛

第19-2窟西壁倚坐佛

第19-2窟西壁倚坐佛局部

第二十窟北壁坐佛局部

第二十窟北壁坐佛局部

第二十窟西壁上层飞天

第二十窟北壁东侧背光局部

第二十四窟窟顶东侧飞天

第二十九窟东壁下层北侧佛龛

第三十窟窟顶西部飞天

第三十四窟北壁上部西侧飞天

第三十四窟西壁上部北侧飞天

第35-1窟西壁下层大象

第35-1窟西壁下层佛龛

第三十八窟窟顶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禅林chanlin

禅宗智慧的传播者

chanlinorg

禅林APP下载

苹果/安卓

苹果版

安卓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