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云冈石窟群中部西端的第13窟,给人的印象低调而神秘。▲图1云冈第13窟主像交脚菩萨这是一座仍保持着古风的穹隆顶大像窟,北壁主像为高约13米的交脚菩萨。西壁风化严重,除了最高处保留了很少一部分北魏时期的雕刻之外,其余全部被清代泥塑彩绘覆盖。东壁层层布龛,从佛龛下面的供养人阵列看,众多功德主参与了此窟造像。南壁屋檐下七立佛最为突出,佛像体形高大,衣饰华丽飘逸,场面壮观,气势非凡。窟顶围绕巨大的蛟龙,另有近十组龙形云纹,其间夹杂着化生天人。▲图2第13窟南壁七立佛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对第13窟的开凿年代颇有争议,原因除了其特殊的窟形之外,主要还是在主像右脚面上发现了两粒“黑石”,由此引发的“黑石之谜”曾在学术界刮起一股“黑”旋风。▲图3第13窟交脚菩萨右足上的两颗黑石据《魏书》记载,文成帝恢复佛教后,诏命时任宗教领袖的师贤监造一尊石佛像,脸上、脚上各有黑石,与皇帝身上的黑痣吻合,意为帝佛合一。20世纪80年代,陆亦峰、员海瑞先生发现第13窟交脚菩萨右足上嵌有两颗直径约六厘米的黑石,自然将此与《魏书》中记载的“令如帝身”的石佛联系起来。只是,菩萨面部目前仍被明清时代的塑泥覆盖着,尚不能确认有无黑石,一旦哪天泥皮剥落,菩萨脸上露出黑石,第13窟主像是文成皇帝的造像就几乎可以确认,云冈开创年代之“兴安说”几乎可以成立。若如此,中国石窟寺造像的断代分期、样式变化等既有定论,也随之发生多骨诺米效应,重新洗牌。文:赵昆雨员小中来源:文博山西图书小店,欢迎光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