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一”黄金周,我们一家三口自驾游览大同云冈石窟之后,当晚住在大同市区。吃晚饭时,我问饭馆老板附近有没有景点可以转转,他说大同古城墙夜景值得一看,我们饭后就直接步行前往,大约20多分钟就走到了。
查了一下资料——大同古城墙位于市区中心区域,是国家4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大同城筑邑历史悠久,从汉代就开始建设,到北魏时城池规模已经较为宏大。
现存大同古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增筑起来的,城墙高约14米,周长7.27公里。大同古城墙及众多城内建筑,在我国历代军事重镇的规划建设中堪称最杰出的典范之一,大同也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和“北方锁钥”之誉。
年开始,大同市政府又陆续对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整体修复。年起,大同古城墙取消门票,游客可免费游览。此次参观之后,我认为,来大同市区一定要看看古城墙,如果晚上住在大同,更要去欣赏古城墙夜景。
题图:大同古城墙之清远门。本文内容如有不准确之处,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我按照手机步行导航的路线,从晚上就餐的饭店导航到较近的入城口。图为走在护城河的桥上,已能清楚地远观古城墙夜景。
桥的另一侧,高高的古城墙延伸得很远,城楼上的灯光尤其显眼。
从清远南门进入古城内。
之后,我们沿着校场街,左拐邱家角、棋盘街,快走到鼓楼西街的时候,看到了华严寺的宝塔。
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夜景非常漂亮。
来到更宽阔的下寺坡街,这是一条商业街,两侧店铺林立,晚上七八点钟人还不算少,估计白天人更多。
华严寺始建于辽代重熙七年(年),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代天眷三年(年)重建。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万平方米,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4A景区。
这好像是华严寺的正门,门口的背景板显示,国庆期间还有文艺汇演。
有检票机的应该是景区入口了。
华严寺门前的广场也不小,周围都是仿古建筑,晚上还有儿童电动车之类的娱乐项目。
高大的牌楼上写着“寺坡街”。
走出寺坡街,来到清远路,远远地能看到城楼了。正值国庆假期,街上的装饰彩灯很漂亮,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路左边是华严寺的外墙。
清远门全景,城楼下也可以走进去。
我们是从侧面的台阶登上城墙,的确很高。
登上城墙后,首先往东眺望华严寺,还有我们刚走过的清远街。
华严寺宝塔在晚上也很明显。
这是往南远拍,城墙上面很宽,也很平坦。
瓮城,简介如下。
城墙上有租自行车的,当晚我们没有租车,只是想走一走。
我绕着瓮城转了一圈。
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还是主城楼最为高大。城楼简介如下。
月城,简介如下。
这是在月城和城楼之间的一座建筑,忘了拍简介了。
我们开始沿着城墙往南走了。
华严寺旁还有一座圆通寺。
每隔几百米,都会看到一座这样的望楼,大同古城墙共有望楼54座。
走到了古城墙西南角。角楼,简介如下。城墙四角分别有一座角楼,角楼比望楼更高大一些。
从这里开始拐弯了,前方是南面的城墙。
远拍一下西南方,我们住的宾馆就在那个方向不远。
路标显示,前面是永泰门。
继续经过一座座望楼。
离永泰门不远了。
城楼旁的大同古代城池演变示意图。从汉代开始,经北魏、唐代、辽金,到明代,可以看出,除了在汉代局限于北小城之外,自北魏之后,主城池的范围变化不大,至明代达到最大。
永泰门城楼上的匾额。
中间的匾额为颜真卿所题,其他两块就认不出了。
从下图可以看出,永泰门的结构在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中最为复杂,前方楼上的匾额上书“雄视天下”。
大同城墙全景图,设计印制得非常详细。仔细看了一下当晚我们游览的路线——从清远西门进入古城,经华严寺、清远街登上城墙,再从西面的清远门走到南面的永泰门,也只走过了古城墙的四分之一。即使这样,感觉走得已经很累了,可能与白天刚去过云冈石窟有很大关系吧。
从永泰门下城墙,老婆儿子都不愿走路了,我们打了一辆出租车到宾馆,花了不到10元钱。出租车司机是本地人,很热情地跟我们介绍包括古城墙在内的大同市区景点,可惜第二天我们就打算离开了。
大同这个城市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特别是当晚,一连游览了两个4A景区(虽然华严寺只是在外面看一看),感觉特别值。正如大同的网友在我前几天所写云冈石窟那篇文章里评论的,大同有美景有美食,有历史有文化,环境也好。我还要再加一句——大同人也很好,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还会再来这个城市的。
(更多精品原创旅游文章,欢迎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