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

来源:云冈石窟 时间:2025/3/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6417_0.shtml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世界自然遗产

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

(景区序号:河南省5A级景区之8、总第号)

一、观光实录(年9月23日)

故都洛阳,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经历了多位皇帝,前后达余年,被称为“千年帝都”。城内现存大量珍贵文物,而当数龙门石窟最为著名。

在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有一处关林景区。

关林景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北依洛阳市的隋唐古城,南邻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傍“伊河”清流,是埋葬三国名将关羽首级的地方。世上关庙不止一处,独此处的关庙称为“林”,可见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因为它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

公元年冬,关羽因东吴偷袭荆州而兵败夜走麦城,遇害归天。孙权害怕刘备报复,将关羽首级传至曹操,使得一代名将身首异处。曹操因敬慕关羽为人,即将计就计,追关羽为“荆王”,用沉香木复制其驱,以王侯之礼葬关羽于此,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关林古建筑群共有几进,第一进是仪门。大院里的两个亭子里展出有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和兵器青龙偃月刀的复制品。

沿着石狮御道前行,第二进即是关庙大殿。大殿后依次是二殿、五虎殿、三殿。第三殿名为“春秋殿”,正中供奉着关羽坐像,其威风凛凛的形象令人起敬,因为他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忠义”“仁勇”的楷模。

各殿的梁上,挂满了名家题写的赞颂性匾额,都给与了关羽极高的评价,令人心悦诚服。

穿过各殿,即可见一座古朴的石牌坊墓门。牌坊前立着石刻碑,摆放着祭祀台、香炉等一应祭祀用具。

墓门之后,坐落着关羽墓冢。这是一个滴翠的小山包,高17米,面积达平方米。

从关林景区出来后,又可乘公交向南而行,来到位于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白马镇的“白马寺”。该寺建于东汉永平11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白马寺的历史价值在于:这是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余年的演进过程中,无不与白马寺息息相关。它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住所;在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族僧人。由于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历史里拥有多个第一,故有中国佛教的“祖庭”“释源”之称。

白马寺不仅属于中国,而且还属于世界。园内建有缅甸、印度等国的佛教寺院,还定期举行国际佛法活动。

游览了这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即可乘公交车到达市南郊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距洛阳市区13公里,是洛阳市南的天然门户,西边是龙门山,东边是香山,两山对峙,中间是奔腾的伊水河。

伊水河两岸石崖高耸,坐落着众多的大小石窟,就是闻名中外的龙门石窟。

沿着伊水河西岸前行进入西山,再沿着崖壁上的栈道上下盘旋,穿行于由栈道串连起来的石窟群中,可见崖壁上一层层、一排排,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龛,坐落着一个个形象逼真的佛像。

沿路依次参观,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窟宾阳南洞、窟宾阳中洞等,都是当之无愧的上乘之作。

这里还有第窟莲花洞、古阳洞、唐朝时期营造的摩崖三佛龛、药方洞、潜溪寺主佛像等,也都属精品之作。

继续沿栈道游览,不一会就可到达万佛洞。万佛洞完成于唐代永隆年间。洞内南、北、西侧的石壁上,雕刻着0名排列整齐的小佛,每个石佛只有三厘米高。基座上还刻有六位伎乐,正在翩翩起舞,向人们展示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欢快氛围。

在西山,最值得一看的是“奉先寺”,又名“卢舍那大像龛”。它位于西山(龙门山)南部,建于唐代,是西山石窟中规模最大、雕刻艺朮最为精湛、最具代表性的一组摩崖石雕群。

洞窟的宽度和深度都在35米左右,坐落于宽9米的三层台阶上。龛内雕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金刚力士等十一尊大佛像。它们形态各异,表情刻画有神,是唐代雕刻艺朮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石雕艺朮的高峰。

穿行于西山的石窟群中,尽情欣赏古人的石窟杰作,饶有兴味地端详那些栩栩如生的石雕造像,让人深深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龙门石窟每天的的游人都很多,石窟前,栈道上,到处挤满了老老少少的游人,尽管已临近闭园时刻,但人流还没有消退的迹象。

立于西山面朝伊水河东岸极目远眺,可见山脚下柳林大道直通向南,伊水河波浪不惊缓缓北去。一桥飞架东西,把东山和西山连为一体。

下山后跨过伊水桥,漫步于东岸的林荫大道,遥望雄浑的西山石窟群,让人不禁感叹古人为龙门石窟选址的精妙所在。这两山夾一河的地形,成就了地造天成的龙门石窟,真不愧是一处万佛安居的风水宝地。

穿过东岸的林荫,又可来到东山(香山)。东山上也散落着不少石窟,大都建于唐代,但规模不及西山大,佛像的雕刻艺朮总体上也不及西山的精彩。

游完龙门石窟,即可乘公交车返回市内,

二、景区概况1、地理环境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地处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距洛阳市13公里。境内两山夾一河,地形地貌十分独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四季旅游。

2、景观特色龙门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共称“中国四大石窟”,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相较于其他三处石窟,龙门石窟的特点在于:一是建造时间长,跨越朝代多,前后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明等朝代,断断续续长达余年之久,方形成现在的规模;二是规模大,南北长达一公里,现存洞窟个,造像10余万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佛塔70余座,各类题记和碑刻余品;三是龙门石窟是一座书法艺朮的宝库,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龙门石窟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不仅记录了发愿造像人的动机和目的,还为石窟考古断代提供了依据;四是龙门石窟还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朮馆,是佛教文化的艺朮表现。石窟中保留的大量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状况的实物,内容涉及宗教、美朮、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诸方面,为后世的科研提供了实物依据。3、文史拾零古都洛阳,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这里就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经历了多位皇帝,前后达余年,被称为“千年帝都”,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是历代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中国的儒、释、道、玄、理诸子百家始于洛阳;《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巨著在这里完成;造纸朮、地动仪等科技在这里诞生;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核心。可以说,没有古都洛阳,就没有龙门石窟的辉煌。公元年,北魏孝文帝为加强对中原地域的统治迁都洛阳,同时开始营造龙门石窟。此后在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朝都有修复和续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长达年之久。在龙门石窟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4、交通信息洛阳市境内有“陇海铁路”、“郑西高铁”、“焦柳铁路”、“蒙中铁路”、“郑洛城际铁路”、“焦洛城际铁路”,“洛平城际铁路”穿境而过;有“连霍高速”、“二广高速”、“宁洛高速”、“郑卢高速”、“济栾高速”、“洛偃快速”、“洛宜快速”、“洛吉快速”连通周边四方;有洛阳北郊国际机场通往国内外;从洛阳火车站乘坐81路公交可直达景区。

5、洛阳地标特产

洛阳牡丹

洛阳唐三彩

伊河舫鱼

伊河大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