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己“。探访杏花村,不是来谈天说地的,因为,在中国酿酒文明面前,在汾酒文化面前,我永远是个小学生。斯是,就是把杏花村当作心灵之家园,心中之最爱了。
《易转》说”观乎天下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就叫文化。当然,若给文化下个定义,难。据统计,文化定义至少已有多个,但谁也统一不了谁,谁也征服不了谁。对于一个族群来说,文化上认同,就可成为一个民族,不认同,就是一盘散沙。而我们汾阳杏花村,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窖一罐,都是汾酒文化之载体,都是中国酿酒文明之缩写。
酿酒文明没有疆界,是国际性的,而汾酒酿造工艺是中华民族的,汾酒文明更是世界的。中国没有全民性宗教,中国人信仰躲在传统文化精神中,所有喜爱杏花村者,喜爱汾酒者,并非酒徒,而是汾酒文明传承者。历代无数汾酒辛勤酿造者,也是汾酒文明的草根缔造者。
孔子有个著名论断,叫做”述而不作“,强调要坚守传统文化精华,敬畏。这些东西如同汾酒文明,早已是天造地设,是岁月之积淀,文化之精华。我们的一切开创发明,必须以传统为根基,一切都不能从零做起,先”述“而后”作“,这样”作“才有根,有本,有源,有渊。
杏花村汾酒经历了自然发酵,人为发酵,发明酒曲,运用蒸馏,陈酿勾兑等漫长历史过程,才有今日之气象。如有有人说我有钱,随时能投资搞个酒厂也能生产传统意义上的汾酒,那就有些任性了。
只有与古人接轨,传承与弘扬古老文明,才能走得正,走得稳,走得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明博大精深,就在于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存。
文化的诞生,有个明显的规律,就是在大江大河流域。伊拉克两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化;中国的黄河,长江两河流域,诞生了中华文明。《史记》所称黄河,汾河并行的三晋”表里河山“,是中国又一”两河流域“,诞生了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五台山佛教圣地,平遥古城,特别是中国酿酒文明旌旗,白酒文化标志,象征中华文化文明一个载体的汾酒,正在这个”两河流域“核心,令人震撼,很值得诸君探情寻味。斯与汾酒”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黄河,汾水等,都在北魏郦道元大作《水经注》里一一记叙了。
天地蹉跎当仁不让,汾酒千秋遐迩追慕,曦月相伴。历史在汾河中游璨然一拐者,杏花村来龙去脉清朗可鉴也。
诸君,我们是否可以说,黄河文明有多古老,汾酒文明就有多古老,汾河流淌了多少载,汾酒文明也传承了多少载。
欲知汾阳杏花村汾酒端底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734.html